大滅絕正在摧毀人類賴以為生的環境。據英國《衛報》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合作彙整的《2016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指出,未來短短50年間,全球將失去2/3的野生動物。
「不再是大星球上的小世界,而是大世界擠在小星球上。」斯德哥爾摩適應力中心執行主任羅克史壯(Johan Rockström)在報告的前言點出,野生物種崩壞和氣候變遷是人類統治地球的新地質時代——「人類世」的最大特徵,「人口數已來到飽和點。」
地球生命力再降 山、海生態系都受重創
地球生命力報告每兩年公布一次,是WWF最重要的出版物,主要檢視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樣性及人類的生態足跡。今年的報告是目前為止相同性質分析中最完整的一份,指出自1970年至2012年間,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58%,照這個速度,2020年將減少1970年的67%,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野生棲地破壞、狩獵和污染。
地球喪失的物種廣及高山、森林、河流、海洋生態系,包括耳熟能詳的瀕危動物如大象、大猩猩,以及較少人關注的禿鷲和蠑螈。報告分析了3700種以上的脊椎動物,並針對其中長期監測的1萬4000個種群的數量變化,產生一種類似股價指數的測量工具,以代表地球上6萬4000個物種的健康狀況,科學家便能藉此測量保育工作的成效變化。
但有學者對這樣的研究方法持保留態度,不認同將許多不同研究結果加總成一個吸睛的數字。「大致上是對的,但整體比部分的加總要小。」杜克大學教授皮姆(Stuart Pimm)認為只看特定族群,例如鳥類,會比較精確。
不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認為今年的報告仍值得一讀,除了以更完整的論述建構出「一個地球的視野」(one planet perspective),從生產和消費兩端著手,藉由循環經濟、能源轉型、永續消費行為,使經濟體系的環境衝擊不致超過地球限度;報告第二章更扣合著人類世、地球限度、韌性等概念,比前一版僅兩頁的篇幅增加許多。
趙家緯說,這次在報告中還下了個「全球經濟系統轉型」的大標題,都是過往報告中沒有的。
農業擴張 地球只剩15%淨土
野生動物數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是農業擴張、野生棲地破壞和伐林。人類入侵地球上絕大部分的土地,只有15%受到保護。根據近期的研究,盜獵和開發是另一個主要因素——非永續捕撈和狩獵活動使300多個物種被吃到接近滅絕。
趙家緯說明,這份報告以食物系統為例,從飢荒、食物價格飆漲等事件現象,爬梳到農業補貼不當、自由貿易協定衝擊等結構性問題,並繪製了食物鏈的分析圖,說明目前農企業寡占對全球食物系統的影響,如引了FAO的統計指出1%的農企業擁有65%的耕地,致使制度上、農業研究上、技術發展上的鎖定效應。
污染嚴重 河川、湖泊棲地最受影響
污染也是個大問題,例如海洋中久久不散的工業污染物質,嚴重影響歐洲海域的虎鯨和海豚生存。東南亞禿鷲過去20年間數量驟減,原因是吃下體內有消炎藥的家畜屍體後死亡。此外,真菌疾病隨著蛙和蠑螈的國際貿易擴散到全世界,導致兩棲類數量大規模減少。
河川和湖泊是破壞最嚴重的棲地。由於超抽、污染和水壩興建,1970年起動物數量減少了81%。WWF科學總監貝瑞特(Mike Barrett)指出,氣候變遷使這所有的壓力變得更嚴重,改變了動物原本的生存範圍。
報告警告,失去野生動物不僅影響人類,甚至會造成衝突。「人口越來越多將威脅自然資源,增加水源和糧食危機的風險以及對自然資源的競爭。」
改變消費習慣 才是化解危機的解方
不過也有部分物種開始復原,像是老虎數量增加、大熊貓不再屬於瀕危動物,顯示只要及時行動,仍有機會化解危機。
歐洲對歐亞猞猁棲地的保護和狩獵控制有成,1960年代起數量成長5倍。全球走私最嚴重的穿山甲和紅木,也在近期的野生物大會上被加強保護。
不過貝瑞特指出,改變人類的消費習慣才是解決野生物和棲地滅絕問題的根本之道。例如,人們可以選擇吃少一點肉,減少被轉作飼料而砍伐的林地,企業則應確保供應鏈達到永續。
「道理很簡單,當一個企業不斷以非永續的方式消耗它所需的材料,總有一天它會因為無料可用而停業。」貝瑞特說。政治家不只必須確保環境政策,而是所有政策,都必須是永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