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唯 | 環境資訊中心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文章列表

2019-08-19 10:32
科學家在北極和阿爾卑斯山等地的積雪中發現了大量的微塑膠,這顯示大氣層污染嚴重,呼籲立即深入研究這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 在北極蒐集積雪樣本的科學團隊。照片來源:Alfred-Wegener-Institut, Kaj...
2019-08-16 16:40
第18次「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會議,簡稱COP18,將於8月17日至28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138個締約國家將透過決定和決議,在三年一度的會議上擴大和加強全球野生動植物貿易制度。 各國政府共交出56...
2019-08-16 10:07
(接續前篇) 「負排放」對土地、糧食和野生動植物有什麼好處? IPCC的1.5°C報告的一項主要發現是,要將全球暖化控制在「安全限度」內,需要一定程度的「負排放」──「負排放」泛指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並儲存在陸地或海洋中的方法,...
2019-08-15 10:26
覆蓋以色列境內一半陸地的內蓋夫沙漠極度乾燥,部分地區每年的降水量不到3英寸,稱為超乾燥(hyper-arid)。不過其實直到現今,內蓋夫沙漠下方仍有含水層。 了解這個含水層的來源、儲量以及正在發生的變化,對於保護和分配關鍵資源至關重要...
2019-08-15 00:04
(接續前篇) 報告怎麼看土地沙漠化? IPCC土地報告將沙漠化定義為「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和乾次濕地區(統稱為乾地)的土地劣化」,由許多因素造成,包括人類活動和氣候自然變化。 因此,報告指出,儘管叫做沙漠化,土地沙漠化不等於...
2019-08-14 10:59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8日上午在日內瓦發表了氣候變遷和土地特別報告。報告指出,土地提供「糧食、飼料、纖維、燃料和淡水」,沒有土地,人類社會和經濟就「無法存在」。報告警告,全球氣溫上升和近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土地和淡水開採率正威脅...
2019-08-12 09:56
英國衛報報導,發表於《歐洲呼吸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的最新研究顯示,若懸浮微粒能降至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安全值,每年可以減少18個歐洲國家近6萬7000個兒童氣喘新病例。 ...
2019-08-09 11:57
氣候之家報導,隨著美國淡出,中國目前在聯合國居主導地位,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綠化」一帶一路的承諾,也正在接受考驗。 由於經濟影響力日益增長,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捐助國,僅次於美國,也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中維和行動最...
2019-08-08 10:23
隨著破紀錄夏季高溫襲擊北半球,低溫技術對人們生活品質、生產力和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涼爽的建築物和車輛、工業過程中的冷卻和確保食藥品安全的「冷鏈」(低溫物流)已然成為必需品。 隨著地的球越來越熱,加上數億人口開始買得起第一台空調,主要...
2019-08-07 09:31
進入恆河的保特瓶,最終會流落何方?一個全由女性組成的工程師、探險家和科學家團隊,將在這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水道之一展開首次的塑膠污染追蹤工作。 由國家地理學會贊助的探險隊。 恆河的源頭始於喜馬拉雅山,最終進入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