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6日
摘錄自2016年12月5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南水雉冬季大調查,昨(5日)在全國近百位志工協助下進行,總計有1272隻次,較7月時增加近1倍,其中,官田區共有1152隻次,約占全市水雉族群90%。而近年來繁殖數量激增的外來種埃及聖䴉,對原生種鷺科的生存空間造成排擠,近日在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也可看到牠們的蹤影,不過,卻成了影響水雉生存的泰國鱧、土虱的剋星。
台南市野鳥學會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昨號召全國各鳥會鳥友,以及嘉義大學、靜宜大學等大專院校學生,透過公民科學化參與過程,展開水雉繁殖季後的普查行動,調查結果比7月夏季普查的716隻次,增加556隻次,成長78%。
園區主任郭東輝表示,推測應是更多農民參與友善耕作,環境改善、中毒事件減少、水雉繁殖族群增加,加上今(2016)年菱角產期延後約2週等因素,使得今(2016)年冬天水雉普查數量大幅成長。
埃及聖䴉體型大,在台灣沒有天敵,繁殖速度快,全台目前調查有1000餘隻,但各地鳥會普遍認為數量應是低估,長期下來勢必會對棲地、食物類似的原生種鷺科造成排擠,中華鳥會與林務局已合作研討因應防治對策。
不過,埃及聖䴉在園區卻是水雉生存的意外幫手,環境教育人員李文珍說,泰國鱧會吃水雉幼雛及成鳥,土虱會把水雉的蛋撥入水中,埃及聖䴉則會捕食泰國鱧和土虱,反而為水雉減少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