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北京霧霾來源 中德聯手追空污源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解密北京霧霾來源 中德聯手追空污源

2016年12月25日
摘錄自2016年12月23日中時電子報北京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一直無法解決的霧霾問題,出現曙光。中德兩國研究人員近日破解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成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發現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來源,或許可為治霾找出新而有效的方向。

清華大學賀克斌院士、張強教授、鄭光潔博士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程雅芳教授等人,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中的報告指出,運用外場觀測、模型模擬及理論計算等手段,發現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期間,硫酸鹽主要是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於空氣中的「顆粒物結合水」,並在中國北方特有的偏中性環境下迅速反應生成。顆粒物結合水是指PM2.5在相對溼度較高的環境下潮解所吸附的水分。

賀克斌表示,高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燃煤電廠,高二氧化氮主要來自電廠和汽機車排放物等,而起到中和作用的鹼性物質氨、礦物粉塵等則來自農業、工業汙染、揚塵等其他來源。這些不同的汙染源在大陸同時以高強度排放,導致硫酸鹽以特有的化學生成路徑迅速生成,這也是重度霧霾期間顆粒物濃度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