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8日
摘錄自2017年01月08日聯合新聞網美國綜合外電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美國家庭的規模愈來愈小,養的雞卻愈來愈大隻,今天的雞隻體重是60年前的兩倍大,主要拜飼養效率與成本效益雙雙提升之賜。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2016年美國的雞肉消費量再創新高紀錄,平均每人一年食用89.6磅(40.6公斤)重的雞肉,是祖父母那一代的三倍多。美國肉雞協會(NCC)的資料顯示,2016年市售肉雞平均重量約6.18磅,足足是1955年平均重量3.07磅的兩倍。
一大因素是,今日雞隻飼養比60年前更具成本效益。為縮短生產周期並降低成本,肉雞養殖選育偏好生長較快快、料肉比(增肉1磅需消耗的飼料)較高的品種。由1948年全美「明日雞」競賽得獎雞配種繁殖而成的愛拔益加肉雞(Arbor Acres),體型更大、肉更多、長得更快,已成為今日全球食用雞最常見的品種。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由於選育的關係,雞隻基因已起了很大的變化,2005年品種的重量約是1957年品種的四倍,儘管餵食的飼料相同。
根據NCC的資料,1990年代以來,肉雞從剛孵出到成熟的時間已減到七周以內,比1925年的16周腰斬,而且長出等量的肉所需的飼料量也減半。
今天雞舍裡養的肉雞動輒數千隻,受制於狹小空間不能隨處跑,甚至動彈不得,以致缺乏運動,加上業者為求快而過度餵食,因此比昔日更快長到「屠宰重量」。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禁止家禽業使用生長激素和類固醇,但肉雞養殖場仍常用抗生素等藥物,加速生長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