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調適 一道中國式難題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氣候變遷調適 一道中國式難題

2017年02月02日
作者:梁麗(海外發展研究院風險和恢復力的項目主管);翻譯:金豔

從古至今,洪水、乾旱和熱浪始終未曾放過中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此類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頻率、強度和地區分佈都將有所變化,由此導致的氣候風險也難以預料。氣候風險分急性和慢性。發生嚴重氣候災害的可能性以及人們在不同災害面前的脆弱性並不確定——這些災害可能是緩慢發生的如海平面上升和乾旱,也可能是極端的,如颱風和熱浪。

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要適應各地不同的氣候風險尤為困難。氣候變化對各地季節性天氣模式和氣候的影響各有不同,再加上各地區人口統計數據、自然資源、地形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異,使得氣候適應工作具有難度。例如,高度城市化地區和欠發達農村地區面臨的氣候風險可能截然不同。


乾裂的土壤。圖片來源:Willem van Aken。CC BY 3.0

中國政府面臨的挑戰是,解決並把握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與機遇,同時還要實現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艱鉅的挑戰

中國的氣候確實在變化。從1951到2009年,中國年均溫上升了約1.4攝氏度。氣溫的升高導致區域降水發生了重大變化,北方年降水量不斷減少,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則逐年增加,因此出現了「南澇北旱」,即南方洪水氾濫、北方卻飽受干旱和水資源短缺問題的困擾。

中國不僅必須解決水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及生態系統和棲息地喪失的問題,還必須繼續用僅佔全球9%的耕地和6%的可再生水資源養活全球七分之一的人口。此外,發展不平衡、城市化、城鄉人口流動和工業化發展確實提高了一些人的生活水平,但同時也令另外一些人生活更加艱難。

氣候影響的模式也並非一成不變。例如在廣東省廣州市,由於沿海低窪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天氣災害對該地區居民的影響日益加重。面對日益頻發和加劇的熱帶氣旋和風暴潮,當地政府必須採取行動保護那里數量不斷增加的人口和他們賴以為生的基礎設施。

無獨有偶,由於溫度上升和鐵路建設,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西藏出現了未曾有過的蚊子種群。2009年,拉薩市居民開始報告當地出現大量蚊子,那年夏天尤為炎熱,白天溫度最高達到30.4攝氏度,遠高於該地區夏季白天22.5攝氏度的平均溫度。這些蚊子被認為是在該地區傳播西尼羅河熱以及絲蟲病的元兇。而當地居民沒有應對大量蚊子的經驗,對此毫無準備。

升溫與農業

氣候變化的影響並非全是負面的。氣溫上升延長了中國北方的農作物生長期,減少了寒冷天氣對作物的傷害。在一些地區,適合耕作的土地面積擴大,更長的生長季節使一些作物在一年內可以種植兩季甚至更多。北部和西部地區的農戶也開始種植南方水稻品種和冬小麥作物。

氣候變化也擴大了農作物種植總面積。全國復種指數(即年內耕地上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從1985年的143%上漲至2001年的164%,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青藏高原等高原地區種植面積的擴大。

適應複雜多變的氣候

氣候變化影響的預測和應對是一項極為複雜,並且需要耗費大量資源的工作。無論對決策者、企業還是個人來說,氣候適應都十分令人頭疼,因為未來需要適應的不是一個既定、單一的氣候,而是一系列變化中的氣候、環境和社會經濟條件。這些變化意味著不同的人群、資產、基礎設施和經濟部門面臨的風險各不相同,且不均衡。

單一措施很少能實現有效適應。相反,只有將政策和行動相聯繫,並且加強能力建設確保適應措施的執行,才可能實現這一點。中國必須針對水資源保護、災害風險控制、人類健康、能源基礎設施、草原/畜牧業、沿海地帶管理、農業和旅遊業等部門製訂全面綜合的適應措施。

2013年,中國發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該戰略是包括中國氣象局和農業部在內的12個國家部委和政府機構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協調下歷時2年多的工作成果。

該戰略可以說是中國迄今為止最為重要的氣候適應政策,它讓中國的氣候適應工作從評估走向政策制定,並通過針對省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一系列指導方針為省市級適應規劃的製定提供了框架。發改委官員強調,該戰略並不是一份計劃,而是一個需要時間來執行的工作綱要。

2016年2月,國家發改委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起草了《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具體細節有待公佈,但其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覆蓋30個試點城市。

由於氣候條件已經發生變化,社會適應的壓力很快顯現,基礎設施建設一時難以跟上,部門層面的規劃者開始採用軟、硬結合的方法來建設抵禦災害的能力。中國已經採取關鍵舉措,推動水資源管理政策朝著更加全面、更具前瞻性思維的方向發展,將水資源系統的抗災能力視為適應氣候變化的一部分。

決策者也更加注重保育、保護工作,以及分配政策的變化。例如,中國通過制定《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開始更多地採取一體化的流域管理方式。

適應要以科學為本

人們開始更多地利用衛星數據等遙感手段來獲取更加及時詳細的災害風險信息。中國開發了一套災害性天氣氣候地圖,幫助改善了颱風、暴雨以及乾旱風險的評估。此外,中國還發布了《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以及長江流域、華東地區、雲南省、鄱陽湖和三峽壩區的氣候影響評估報告。

然而,在省一級,氣候適應要麼沒有得到一致重視,要麼沒有被納入省級五年發展規劃之中。國家發改委承認許多省級和地方官員沒有能力製定適應規劃。內蒙古和廣東等地在這方面領先於其他省份。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計劃於2017年3月底之前出台一份雄心勃勃的規劃,內容涉及水資源、農林業、生態、城市化、能源和草地畜牧業等領域。

廣東省正在努力修復佔地650公頃的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珠江三角洲匯集了數座大都市,但生態退化和污染已經破壞了該地區沿海生態系統緩衝颱風和海潮衝擊的能力。

紅樹林在降低災害風險、協助氣候適應工作中的重要性正日益受到重視。2008年,廣東省遭颱風「黑格比」重創,與健康的生態系統相比,人造基礎設施的御災能力相形見絀。颱風對珠海市造成了巨大破壞,三分之一的花崗岩海堤被摧毀,但附近的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卻絲毫不受影響。

在適應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中國領導人要應對的不僅僅是多樣的地理環境、龐大的人口數量、各種亟待發展的事項,還要應對區域間不斷擴大的經濟差距。

中國為了維護生態系統健康,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已經費盡心力,氣候變化的出現無疑添加了新的壓力。中國決策者、企業和公民必須在這一充滿挑戰的背景下,更好地管理氣候風險,增強自身抵御氣候災害的能力。

因此,以風險為基礎制定綜合性適應政策和規劃是保護弱勢群體、阻止環境退化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實現惠及全民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