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瀕危環頸雉 金雞年啟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搶救瀕危環頸雉 金雞年啟動

2017年02月07日
摘錄自2017年2月6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今年是農曆金雞年,曾是嘉南平原隨處可見的環頸雉(啼雞),卻因棲地遭嚴重破壞、農藥濫用或誤食毒餌等,族群迅速萎縮中。保育人士積極從事環頸雉觀察記錄工作,希望喚起公部門的正視,金雞年當作搶救元年,加快保護的腳步。

環頸雉與帝雉、藍腹鷴並列台灣最美麗的「三大雞」,由於環頸雉棲息在平原區,早年數量較多,未像帝雉、藍腹鷴被列入國寶級,但受人為威脅,環頸雉正逐步走上滅絕之途。

文史工作者呂炎坤請教保育人士,才得知啼雞族群數量已明顯減少,想看到都不容易,遑論拍照了,但他不氣餒,了解啼雞出沒習性後,到可能出現的地方守候,終於讓他拍到六隻,有了心得之後,進一步規劃遙控攝、錄影,希望完整記錄更多啼雞美姿。

義竹鄉和順國小校長張文良曾任職仁和、香林等山區國小,喜歡拍攝山區特有動物與風景,有長時間埋伏守候的經驗,他掌握到啼雞特性,包括其警覺性很高,一有風吹草動就閃避,且為了逃避野狗攻擊,可以長距離飛行,他曾看過飛了200多公尺,張笑說「啼雞是很飛的雞」。 嘉義縣野鳥學會常務監事陳建樺持續觀察啼雞逾十年,發現其族群在嘉縣從數千隻逐年減少,估算現已不及400隻,除了棲地遭破壞,老鼠毒餌也是啼雞的生存威脅,如果再不加緊保育,平地最美的「雞」恐將從嘉義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