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2日
摘錄自2017年3月1日中國環境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經過生態修復,上海老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成功變身成生態大花園。到今年年底,完成生態修復和景觀設計後,這裡將成為上海市首個以「環保再生」為主題的郊野公園。
老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無害化、資源化、生態型廢棄物綜合處置基地,承擔著上海市70%的生活垃圾處置任務,每天處置量達到1萬餘噸。
現在,這裡的一至三期垃圾填埋場封場區域、四期填埋場南側蘆葦蕩、市政預留地等區域,經過改良土壤、地形微整後,種上了女貞、黃連木、水杉等耐鹽鹼、耐水濕、抗風能力強的喬木苗。針闊葉混交,林下撒播三葉草、紫花苜蓿、紫雲英等植物,儼然是一個大植物園。
2015年2月動工的生態修復工程,首先在填埋場上敷了一層生態膜,膜上再覆蓋80公分的土層,然後種植各類植物。這是國內首次嘗試在這種土層上種植高大喬木,幾年前種下的樹木已粗壯筆直、樹冠蓬鬆,路邊種有夾竹桃等吸附氣體能力強的植物。夏秋兩季野花野草遍地,植物種類繁多,引來野生動物築巢棲息。在數千畝備用地上,大片河塘、沼澤形成了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對全市其他20多個堆場的改造具有很大借鑒意義。
2016年年底,上海老港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生態修復項目,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老港基地負責人表示,今後將持續修復生態環境,利用基地內先後建成的10平方公里林地和1800畝原生態濕地,結合在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館,為市民遊客提供休閒娛樂的生態「後花園」,並為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提供經驗和實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