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清潔日 | 環境資訊中心

2015世界清潔日

2015年09月16日
作者:吸塵男孩

這一天終於到來,47歲的Ian Kiernan駕著心愛的帆船「雪梨魂」('Spirit of Sydney'),開始他環遊世界的夢想,這一年是1987年。

當他航行到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附近,那片期盼已久的馬尾藻海(Sargasso Sea)。然而原本多股洋流匯聚、海流力道相互抵消,而顯得平穩且聚集廣大馬尾藻漂浮生長的海域,現今卻是垃圾與海藻交錯纏繞,Ian Kiernan滿腔的興奮和期待,化成了失望和憤怒。

佈滿垃圾的馬尾藻海 促成清潔日的誕生

面對全球海洋的汙染問題,促使他展開改變行動,1989年,Ian Kiernan從家鄉澳洲雪梨開始,他與朋友Kim McKay舉辦「清淨雪梨港」活動,獲得超過4萬名雪梨居民響應,眾人從海港中拖出了生鏽的汽車、各種塑膠製品、玻璃杯、煙屁股等。這次空前成功的行動,讓許多人對居住環境和家鄉多了些認知和感覺。1990年行動擴及整個澳洲,共有30萬人共襄盛舉,澳洲清潔日(Clean Up Australia Day)於焉誕生。

此後,這樣由公民自發性的環境清潔運動,更擴展到了全世界。1993年,在聯合國環境保護署(UNEP)支持之下,世界清潔日成立了。每年九月第三個週末,世界都會響應,至今約有130個國家,超過3千5百萬人加入,包括政府、學校、企業、社區及個人。

今年(2015)世界清潔日邁入第23個年頭,而這個全球性的海陸清潔行動,將於9月18日至20日舉行。清潔日官方網站說,響應這個節日的活動,可以是整理家旁邊的公園、到海邊淨灘,也可以是種樹或是來場有趣的環境教育活動,無論企業、社區、學校、政府或個人都可以參與或舉辦活動。

清潔日官方網站也特別強調,只有在地人知道當地需要甚麼行動,並且不需僅侷限在節日當天。而在台灣的我們,究竟遭遇那些垃圾問題,又有誰採取行動呢?

數以億計的塑膠袋和瓶蓋 遍布全台

據統計,台灣人用「塑」成癮,全台一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平均每人年使用782個,等於每天使用2.7個。對比歐盟每年每人平均198個,台灣多了3.9倍。另外台灣一年至少用掉28億支寶特瓶,在環保署的統計中,國內回收了95%以上的寶特瓶,然而約有一半的回收寶特瓶都少了瓶蓋,也就是一年約有14億個寶特瓶蓋被亂丟,間接成為海洋垃圾的一員。

為了能夠喚起大家關注這個議題,關心一次性廢棄物濫用的群眾,也發揮巧思展開行動。像是今年8月15日在花蓮縣鳳林舉辦的「菸樓迷路・百鬼夜行祭」,民眾發揮創意,裝扮成各路鬼怪。其中就有人將塑膠袋、衛生筷及紙餐盒,變身垃圾鬼,傳達垃圾鬼並不可怕,垃圾量才可怕的概念。

親子檔認真聆聽王馨曼(右一)解說如何運用麵包樹葉製作成碗。(攝影:謝宗璋)

親子檔認真聆聽王馨曼(右一)解說如何運用麵包樹葉製作成碗。攝影:謝宗璋

而社會企業「葉食台灣」也在現場擺攤,教大家如何用自然素材製作餐具。「葉食台灣」創辦人王馨曼曾走訪東南亞國家,發現當地居民使用樹葉作為食物盛裝的容器,這種與免洗碗筷同為「一次性餐具」,但用畢後卻不污染環境的器皿,相當適合免洗餐具泛濫的台灣。

於是她於2014年10月,成立社會企業「葉食台灣」,找尋台灣在地葉片產製一次性餐具,不只提高葉片附加價值和農業收益,也嘗試為免洗餐具造成廢棄物問題尋找出路。

在即將到來的清潔日,我們也一起探索居住社區面臨的環境問題,並一同用創意行動改變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