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織雙曲幾何之美 風靡全球的珊瑚礁藝術傳遞保育希望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鉤織雙曲幾何之美 風靡全球的珊瑚礁藝術傳遞保育希望

2017年04月18日
本報2017年4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審校

打破世人只能在海下見到珊瑚礁的限制,澳籍藝術家利用鉤織藝術,將海洋景色「搬」到陸上,讓人們得以在展間欣賞「珊瑚礁」,同時關注海洋保育議題,近幾年受到國際矚目,在全球各大藝廊、博物館、美術館等各地巡迴展出。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也曾邀請獨立藝術家Sue Bamford(蘇莉莉)舉辦鉤織珊瑚礁課程,蘇莉莉今年再度來台,目前已有超過20個社區、國小、國中、高中學校提出申請。十月份還將有鉤織作品展出,搭建環境與藝術領域之間的橋樑。

鉤織珊瑚作品。圖片來源:Steve Jurvetson(CC BY 2.0)。

雙胞胎姊妹的創意 盼鉤織出保育希望

「鉤織珊瑚礁」展覽(Crochet Coral Reef:CO2CA-CO2LA Ocean)是一大型系列創作,藝術家除了用毛線、細線等傳統線材,還混用各種海漂垃圾,如塑膠袋、瓶蓋、甚至錄影帶等,鉤織出各種各樣的珊瑚礁、海葵、海綿和其他海洋生命。

該展覽由一對沃賽姆姊妹聯合創作,至今年5月6日,都在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校內藝廊展出。

瑪格麗特.沃賽姆是一位科學作家,她的雙胞胎姊妹克里斯汀娜.沃賽姆(Christine Wertheim)則是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教授,兩人皆成長於澳洲昆士蘭——大堡礁的故鄉。

瑪格麗特.沃賽姆(Margaret Wertheim)表示:「我們姊妹倆之所以推展這項計畫,是希望大眾能注意到珊瑚礁正因全球暖化崩壞。我們認為人們應該關注這個現況,並開始討論、思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自然之美 鉤織技藝展現雙曲幾何

乍看之下,鉤針編織這項技藝與全球暖化對珊瑚礁的破壞現況,好像是兩個沒有交集的世界,但1997年康乃爾大學數學家黛安娜.泰米納(Daina Taimina)就發現,比起歷經多次摺疊而較為脆弱的紙作模型,以鉤織來解析雙曲幾何模型(hyperbolic geometry),能非常有效地展現這存於自然中的數學。

大約直徑12公分的雙曲珊瑚鉤織作品,需耗時一個小時製成。圖片來源:蹦蹦彤鉤針bonbontung crochet。作品出自 crochet poetry project 3.0,no.027。
大約直徑12公分的雙曲珊瑚鉤織作品,需耗時一個小時製成。圖片來源:蹦蹦彤鉤針bonbontung crochet 提供。

受到泰米納創造的雙曲線鉤織法(hyperbolic crochet)啟發,沃賽姆姊妹從2003年開始鉤織珊瑚礁,包括環繞狀的海藻、滾邊海葵、有著鋸齒邊的海蛞蝓和捲曲的珊瑚,在她們鉤捲套鎖的解構與重構之中,都一一形現。

自從沃賽姆姊妹在2005年成立了塑形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guring,IFF),募集更多人加入「鉤織珊瑚礁」計畫的行列,讓不同系列的「鉤織珊瑚礁」作品在全球各地巡迴展出。

「我們希望觀眾實際看見鉤織藝術如何『實體化』複雜的數學理論,同時也能認識海洋正遭受的威脅。」瑪麗.波特.賽斯儂藝廊經理葛拉漢(Shelby Graham)接受聖塔克魯茲郡(Santa Cruz County)地方報《好時光(Good Times)》採訪時表示:「而當人們因為鉤織聚集成群,就有助於對話發生,並且讓(海洋保育)議題得以持續討論。」

美國國立自然史博物館、紐約古柏.修依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倫敦海沃德美術館 (Hayward Gallery)等地都曾設展。

由台灣藝術家蹦蹦彤鉤針bonbontung crochet,製作的雙曲珊瑚鉤織縮時影片。鉤織步驟請見文末附錄。來源:蹦蹦彤鉤針bonbontung crochet提供。

親子手作也可以 社區協力共「組」珊瑚礁

鉤織珊瑚礁計畫的另一項魅力,在於邀集社區參與。當作品到各地巡迴展覽,IFF會鼓勵當地社群成員鉤織出他們自己的珊瑚礁。透過協作方式,人們學會如何創作,也建立起鉤織圈夥伴關係,完成的作品更可望成為展品。IFF將這樣的參與模式稱做「衛星珊瑚礁(Satellite Reef)」計畫,就如同珊瑚產卵,將下一代散播出去,以此生生不息。從2007年開始,全球已有35個地區社群響應。

現於加大聖塔克魯茲分校舉辦的展覽,由該校的藝術與科學學院和瑪麗.波特.賽斯儂藝廊(Mary Porter Sesnon Art Gallery)合辦,也集結了部分之前各城市參與的創作展出。

接下來的活動高潮,是即將於5月4日,在西摩海洋探索中心開幕的「衛星珊瑚礁」展。目前藝術與科學學院正在組織校園內的鉤織同好圈製作一項大型作品,400 位社區和學生鉤織手將共同創作一個「社區珊瑚礁(community reefs)」,包括海帶花園、羊毛海葵堆、以及鋸齒狀與捲曲狀的珊瑚。

美國最大的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尼學會也曾在2010年共同打造「社區珊瑚礁」作品(Smithsonian Community Reef)。圖片來源:Patricia Barden (CC BY-NC-ND 2.0)。

因為瑪麗.波特.賽斯儂藝廊的空間比以往的展場要小上許多,沃賽姆姊妹發想了不少新創意。其中一個點子,就將展覽延伸到空中,從天花板懸吊一個用魚網裝滿四年家戶垃圾量的「貝塚」(註:作品名為「The Midden」)。

瑪格麗特闡述,「貝塚」的素材來自「我們在日常生活用的每一個瓶子和每一份包裝」。這個裝置的用意是讓觀眾從「魚的視角」看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age Patch)的樣貌。

眾手一心 集結力量替大自然發聲

不只鼓勵社群參與和促進對議題的討論,「鉤織珊瑚礁」計畫這樣「眾手一心」完成創作的方式,其實也讓人們集結起來,一起為自然發聲。

「創造這些社區珊瑚礁需要百人、甚至千人攜手合作,」瑪格麗特表示:「這正與珊瑚礁形成的過程如出一轍。一隻珊瑚蟲的力量很渺小,但是一群珊瑚蟲就能集體創造出壯觀的大堡礁。當我們同心協力,就可以達成非凡成就。」

海科館偕藝術家Sue Bamford正在學校舉辦鉤織珊瑚礁課程。圖片來源:海科館提供。

由海科館與環保署合辦,以及匯豐銀行贊助,今年亦有藝術家來台教授鉤織珊瑚礁課程。圖片來源:海科館提供。

無獨有偶,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近期也邀請藝術家進行「鉤織珊瑚礁」系列課程。引領此項計畫的獨立藝術家Sue Bamford(蘇莉莉)受海科館之邀,去(2016)年曾舉辦鉤織珊瑚礁課程,今年再度來台,與海科館共同進入學校、社區教授課程。今年2月開始,全台已有7個社區及18所國小、國中、高中學校參與。

除了學習鉤織技法,課程也包含海洋保育講習,讓學生在了解議題的情況下從事創作。完成的作品將於10月份在海科館共同展出,屆時所有民眾皆可到訪參觀台灣版的「鉤織珊瑚礁」作品。

附錄.如何製作出自己的珊瑚織品 

如果想要製作雙曲線珊瑚織品,需要使用到鉤針!因為只有鉤針環織可以製作出立體簍空或是立體曲線的變化。

作法:

  • 準備適合的線材與鉤針號數(初次練習之線材不宜太細,2mm以上的粗毛線效果為佳,鉤針號數依線材而定,6/0-10/0的號數為佳。)
  • 使用環起針或是鎖針起針,第一圈用12個長針鉤織出一個圓
  • 第二圈開始使用短針加針,於第一圈的每一個長針上,隨意加2~3針或以上的短針,不需要保持特定規則
  • 如果每一次在每一個針上面都隨意的加上2~3針,甚至更多的短針,圓就會不斷擴大,而且越織越捲,到最後Q起來像珊瑚一般~
  • 織到你滿意的時候就完成了!收線後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雙曲線珊瑚!

(本附錄作者:蹦蹦彤鉤針bonbontung crochet

作者

賴慧玲

環境圈的雜食動物,練習當好一名研究者、記者和翻譯。

范震華

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畢業,持續以文字力量參與環境保育議題。文稿與照片曾發表於國家公園季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路版、破報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