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雨綿綿連續一週的臺北,終於在週六放晴,越到中午越溫暖的陽光,像是提醒所有人出門上街曬曬自己,為2017年3月11日氣氛稍嫌冷清的廢核大遊行,做了最好的動員。
回到反核的原點
日本福島核災已滿六年,距離2013年全臺灣20萬人上街反核,也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隨後2014年占領忠孝西路、用民意擋下核四廠,這讓國民黨、民進黨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皆將「非核家園」列為政見之一。「反核」,已經是臺灣多數人的共識,也讓反核運動終於取得階段性成果。
因此這兩年來,社會對於反核的關注似乎變少了,不難理解民眾或許想把力氣放在其他更急迫的議題上。但是到了2025年,臺灣就會自動轉變成非核家園嗎?我們的目標,真的已經達成了嗎?
反核之路如此艱辛,儘管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未來的挑戰只會多不會少。這次遊行,有些人詢問:「反核之後,電不夠用怎麼辦?」「不用核能,難道就要用高污染的火力發電嗎?」要回答這些問題,要回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反核的初衷。反核,從來就不只是擋下一座核電廠的運動而已,而是根本地挑戰臺灣長期使用能源的邏輯與方式:「臺灣的能源問題,不在於電力夠不夠用,而是政府在經濟發展至上的口號下,規劃了環境與社會完全無法負荷的電力需求成長。」照這樣的發展邏輯,再蓋幾座核電廠都是不夠的!
能源轉型正是時候
除此之外,臺灣的低階核廢料,至今仍非法存放在蘭嶼,明明不是主要用電者的達悟族,卻被迫承受臺灣本島製造的核廢料垃圾;近年來政府多次的核廢料選址規劃中,都將原住民族部落、用電量極少的鄉村列為存放核廢料預定地之一。政府是基於地質安全的理由選址,還是單純「眼不見為淨」,把核廢料丟給偏鄉的非主要用電社群來承擔呢?
多年來,臺灣的能源政策,讓少數企業、財團獲利,人民所得到的,卻是越來越骯髒的空氣、入侵家園的核廢料,以及世世代代健康、生存權益的犧牲。
此時,希望讓社會看見反核的下一步:在擋下一座核電廠之後,正好開啟了討論新能源、新經濟發展模式的機會,這一步即是「能源轉型」。所謂的能源轉型,就是帶領臺灣社會,徹底捨棄高污染、圖利少數人的經濟發展思維,轉向「不放棄社會中任何一個人的生存權」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環境永續的新方向。
公民參與能源政策
2017年的廢核大遊行,臺北、高雄、臺東三地總計5000多人參加,雖不像往年將街頭擠得水洩不通,卻也將反核之聲傳到各地,讓社會大眾知道,仍有一群人在街頭堅守反核陣線,從未離開過。眾人一口氣喊出「非核、低碳、反空污」,這絕非貪心的奢想,而是真正將人權、環境權作為臺灣社會的基本價值。除了要求政府提出非核家園、核廢料處置政策外,更要求政府取消每年高達數百億的化石燃料補貼,並課徵能源稅,落實污染者付費;同時要求政府盡快和國際節能政策接軌,用前瞻技術與治理能力降低用電量。
更重要的是,堅定相信公民的力量,當人民擁有足夠的資訊與數據時,民眾就有能力做出對環境永續最有利的判斷。如同在福島核災過後,臺灣的反核運動來到高峰,匯聚了來自各行各業的群眾共同參與,除了遊行人數屢破紀錄外,也出現許多民眾自發性的反核創作與街頭行動,不同職業、不同背景的人們,都能侃侃而談自己反核的理由。在此呼籲讓一般社會大眾也能參與能源政策的制定與討論,開放各地民眾在核電廠除役、核廢料處置與能源政策的參與權利,是刻不容緩的事!
要能成功邁向非核家園,最大的關鍵在於能源轉型是否成功,這是一個艱鉅的關卡,卻也是臺灣社會必要的挑戰。在臺北場遊行最後,天色已暗,民眾離開凱達格蘭大道前,一起在主辦單位設計的「NO NUKES」巨型大字前,拍下與總統府的合照,象徵著我們要求政府勿忘反核承諾、推動能源轉型,這是來自民間持續監督的力量,唯有眾人齊心守護家園,才能帶給臺灣遠離污染的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