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鳥會:當生態工法不再生態 譴責清水濕地不當工程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中華鳥會:當生態工法不再生態 譴責清水濕地不當工程

2017年05月23日
作者: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日前為興建環境教育中心,僅向新北市政府申請興建農業資材室,卻於清水濕地核心區域內大面積開挖農地,施以鋼筋混凝土工程,栽植非原生樹種的落羽松,改變自然生態地景刻意人工化。此工程不僅未在核淮位置施作,施作面積也超過資材室應有規格。本會基於生態保育、保留完整棲地的立場,要求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撤除清水濕地上之設施,還原農田濕地樣貌。

規避資材室法規的水泥化工程。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規避資材室法規的水泥化工程。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美國大學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其環境科學與技術學系(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定義「生態工法(Ecotechnology)」是一門透過建立活的生態系統來「解決問題」的技術( https://enst.umd.edu//research/research-centers/what-ecotechnology)。我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亦定義生態工法:「係指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減少對生態系統造成傷害的永續系統工程」。 

然而,清水濕地的案子中,我們並未看到迫切待人力介入解決的生態問題。同時,農業資材室的興建方式亦未以生態工法觀念施作;反而是有害生態環境的傳統鋼筋混凝土工法,明顯與該會之理念背道而行。新北市農業局表示:「地主已經違反農地使用規則,要求限期改善,否則將依法開罰最高30萬元」。環境教育的確需要實體空間及設備,本會建議可先洽詢鄰近中小學是否有適當閒置空間,亦或於市區選址興建建物,以遠離生態核心區,避免於自然棲地內興建建築物為優先原則。

破壞農地地景的人為景觀池。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破壞農地地景的人為景觀池。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清水濕地緊鄰於台灣北海岸,一直是候鳥南來北往的重要度冬地及補給中繼站,共記錄鳥種48科177種,著名如丹頂鶴、白鶴等珍貴鳥種皆曾選擇於此濕地棲息。候鳥遷徙中繼站濕地的流失,是導致東亞澳遷徙線(East Asia Australasian Flyway)候鳥族群大幅減少的重要原因。減緩濕地的流失,強化農業環境等人為濕地的生態系功能,也是重要的保育策略。

金山清水濕地數年前因道路擴建,已經去其原本自然樣貌,在關心環境的眾夥伴努力維繫生態系服務的同時,卻又遭受如此人為開發破壞,本會實感相當遺憾痛心。本會認同台灣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的目的「在於督促政府落實環境保護政策,並推廣工程界生態保護的理念」,但請依理念而行,還原農田濕地樣貌,並呼籲新北市政府依「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第33條」行政,廢除其農業設施使用許可,不能就地合法,別讓對破壞環境的環境教育中心成為環境教育的負面教材。

栽植外來種的落羽松。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

栽植外來種的落羽松。圖片來源:中華鳥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