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付錢換合法 環團痛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工廠付錢換合法 環團痛批

2017年06月13日
摘錄自2017年6月13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政府研議讓占用農地違章工廠付錢換取合法,受到環團及學者嚴厲指責。學者指出,違法者用鈔票就取得合法地位,政府作法讓法律正當性備受質疑;環團也說,去年520後的違章工廠屬少數,政府不拆其他既存違章工廠,不夠負責。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潘正正指出,根據官方資料推估,全台6萬至7萬個違章工廠中,約有1.1萬公頃的農地受到占用,其實《工廠管理輔導法》先前就有針對農地違章工廠畫過一次紅線,當時規定,2008年以前既存的違章工廠,只要符合低汙染,消防安全、適當水土保持等條件,就可申請臨時工廠登記,另外,假如工廠坐落在特定地區內,還可就地合法。

潘正正表示,2008年這條紅線之後建的違章工廠,絕不可納入合法範圍,必須納入即報即拆的範圍之中!

潘正正說,去年520至今的違章工廠畢竟是少數,新政府不該只從自己執政之後的違章工廠才要處理,否則每個新政府上台,就放寬標準,把輔導改善、就地合法大限等法定時限不斷往後推延,這是對國家法治重大破壞,法律訂了跟沒訂一樣,反正政黨輪替後,又會把往後延,此情形令人無法接受,「2008年前既存違章工廠定要追溯」。

潘正正指出,違章工廠是否要就地合法,也須配合整體國土計畫全盤討論,因為工廠都會有廢棄物排放問題,就怕給周遭農地帶來汙染,因此農業區域和工業區域一定要適度分離。政大教授徐世榮指出,工廠業者付錢換取合法,好像是一種贖罪券,違法的事情不能透過繳錢換取合法,否則法律的尊嚴和正當性,會受到嚴厲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