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之夏系列11
8月15日下午16:21到晚上21:40,桃園大潭電廠因天然氣無預警停供兩分鐘,導致6部發電機組全部跳電,牽連全台17個縣市的668萬戶被輪流分區停電,成為自1999年921大地震以來最嚴重的停電事件!當晚經濟部長李世光即刻請辭,事發後引發各界熱烈探討台灣能源政策走向,而且後續效應仍在擴大,幾天後中油公司董事長陳金德也宣布下台。
「低碳生活部落格」今年五月起刊登了一系列「缺電之夏」專題文章,探討台灣可能面臨的缺電危機及相關應對策略,如今不幸言中。經過突如其來的815震撼教育,台灣學到了什麼?未來有何因應之道及解決方案?
節目主題:「缺電之夏」的終結或開始? 815跳電事件的教訓
- 主持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張揚乾(以下簡稱張)
- 主持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計畫主任 高宜凡(以下簡稱高)
高:今天是和我們消失很久的另一位主持人阿乾合體的時間,每次只要有大事發生,「氣候戰役在台灣」的兩位共同主持人就會一起出現,上次是因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今天則要來談剛發生的815大跳電。當天從下午4點51分到晚上的9點40分,大約5個小時,全台668萬戶都有停電狀況,台灣很久沒有規模這麼大的限電了,阿乾還記得當天有遇到什麼狀況嗎?
張:台灣的社群媒體很發達,當天我看到很多人在回報自己在哪、是否安全。過去大家對於電的供應穩定視為理所當然,忽然這樣非常不習慣。我當時有特別注意一些縣市政府的應變措施,例如新北市政府就表現得不錯,他們利用大樓冰水主機,即使開送風都可以感覺到冷;也看到淡水的警察們為了維持交通,自行帶發電機供電。未來不論供電情境或極端氣候影響,大家心裡可能都要有個備戰計畫,比方天氣越熱,對於發電端或是輸電端都有影響,若是太熱,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也會遞減。註
高:這次停電共影響668萬戶,約全台所有用電戶一半,是自1999年的921大地震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停電,但921是天災,無法避免,這次卻可能是人禍。目前新聞報導傾向人為疏失,因操作失當導致天然氣停止供應兩分鐘,觸發電網自我保護行為導致跳機。
諷刺的是,之前大潭電廠才被描述成幫台灣度過今年夏季用電尖峰的「救援投手」,因為它的發電機組多達438萬瓩,約占全台備轉容量12%,其實當天還有一些其他機組也故障,所以那天台灣有多達14%的備轉容量都處失靈狀態。阿乾你怎麼看這次跳電事件?
張:所謂的「備轉容量」,是在有狀況發生時、有機會臨時補足,但這次大潭電廠一次跳那麼多,即使核一、核二正常運轉,要瞬間補足還是有困難。台灣最近強調用天然氣發電,雖然天然氣比煤電的排碳量少,但是為了減少空污跟減碳而「以氣代煤」,是否有足夠的保護措施跟足夠的天然氣儲量,必須思考周全,能源運用不是蓋一座電廠就好,整體系統都需要維護,當在系統上發現哪部分是最脆弱的話,首要目標是去做這方面的改善,就不會如網友所說,全世界只有8個人可以跳過10項手續讓電廠停擺,這是最需要被檢討的。
另外事件發生後,很多團體認為「分散式發電」有機會解決這種狀況,舉我家的例子,我家有裝電池,為的是要控制尖峰用電,可儲存離峰時的電力在尖峰時段使用,享受離峰時段較便宜的電價。不過這是需要成本的,當市場沒有足夠的引導,真的是看得到、吃不到,還不如建立一個規則讓大家思考,在未來發電越來越分散,我們自己提供的不論太陽能、燃料電池、或儲能設備,都值得被討論,並不是分散式電網出現就一切太平。
高:目前政府的處置除了叫一個部長(前經濟部長李世光)下台,行政院長林全也請了兩位政務委員調查後續問題,一個是調查「集中式電網」的安全和穩定性,一是調查台電與中油的電廠如何管理。我覺得電力真的是種國安問題,現在文明社會的各種設備大多得靠電力支撐,尤其是小孩、老人和病人,在缺乏舒適的空調和照明環境下,真的會鬧出人命,這陣子就有新聞報導,有戶人家因停電而點蠟燭,卻引發了火災。
815大跳電已經過了,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下一次發生,現在讓我們來談談解決方案和因應手法。目前台電打算賠償3.6億元給被停電的592萬戶(扣除重複停電戶數),平均一戶大約分到60元賠償其實不多,不過民生用電的影響其實還好,真正損失大的是突然沒電的工業用戶,最近工業局盤點有119家廠商受到影響,合計損失超過7,000萬元,幸好某些宣稱「一秒都不能斷電」的科技大廠這次沒受影響,不然後續引發效應恐怕會更嚴重。我想問問阿乾,如果遇到這種突然的停電狀況,民生用戶和企業該如何處理呢?
張:這次算是「緊急限電」(緊急負載限制),按台電標準程序是不影響工業用電,由民生用電的A、B兩組先輪替。若電力真的不足,則會進行「計畫性限電」(計畫性負載限制),依法規會先停工業、再停民生用電。許多工廠都有備用發電機供電給不能斷的生產線,如果真的停電,也只能把生產線停下來,這也是為什麼這次815不是停工業戶,卻還是有工業戶受到影響,因為真的應變不及。
至於一般民生用戶,其實儲能電池的價格相較以前已經下降許多,但需要搭配較高電價才有誘因。像我家就裝了2.59度的電池,不計冷氣的話,可供應全家四口一天用電量,我相信儲能裝置在這次事件之後,會是個必要的存在。目前台灣的電網備載容量確實是有點緊張,以後臨時的緊急限電可能也會變多,只要一家電廠跳電,就可能再次面臨(停電)苦果。
高:的確,在很多歐美國家,家戶都有儲能裝置或發電設備(再生能源),這樣就不用擔心中央電網癱瘓。但阿乾剛剛也提到了,這次還有一問題引發熱烈討論,就是電網的備載容量一直處於匱乏狀態,「橘燈」(備轉容量6%以下)表示有缺電風險,「紅燈」跟「黑燈」就代表快停電了。翻開台電資料,2013年的時候,只有一天顯示橘燈,但之後每年橘燈數量不斷增加,今年才到8月(資料統計至8/25)就有71天出現橘燈,有可能突破去年紀錄(2016年有80天橘燈),代表目前台灣長期面臨限電的風險。
「低碳生活部落格」今年推出了一系列「缺電之夏」專題文章,試圖提供一些節能策略和因應方法,比如「需量反應」,但文中報導的台灣第一家需量反應承包商最近竟然被台電解約。所以這次815停電好像也反映政府做的許多節能措施都難以推動、甚至遭有心人士詆毀,說住商部門耗電實在節不下來,阿乾你身為節能達人怎麼看呢?
張:過去大家對節能是「無感」,現在可能變「反感」,是這次事件比較奇怪的現象,我想不論擁核或反核立場,應該都支持提升能源效率和維持供電穩定,這中間應該可以找到平衡點,像重新訂定規則,讓大家在儲能設備上努力,或節省的電量額度可以交易;是在台灣長期面臨缺電的風險下大家可以思考的下一步,不是一直嘴巴說說而已。
高:是的,雖然低碳生活部落格的「缺電之夏」系列文章不幸命中,但希望大家記取教訓,其實台灣的用電實在太奢侈、也很浪費,現在要是夏天不開冷氣、或突然降低用電需求,大家應該都不適應,但我們呼籲的是「智慧節能」,不是逼大家當苦行僧,現在科技非常進步,也有許多新的節能方法,只是這些需要被推廣、介紹出來。經過815事件的教訓,現在需要全民一起努力(節能),讓政府的能源政策多些轉圜和調整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