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衛星影像監測和實地調查研究,專家們認為青藏高原阿汝冰河去年的兩次大規模冰崩可能是由氣候變遷引發。
2016年7月17日,在偏遠的青藏高原腹地,阿里地區阿汝村發生冰河崩塌。大約7760萬立方公尺、佔地9.5平方公里、重達700萬噸的冰從冰河上分崩離析,滑入湖中。整個過程只有短短幾分鐘。入水的冰塊濺起9公尺高的巨浪,湖水被衝到離岸250公尺外。在當時留下的衛星影像上,這個巨大浪頭的印記清晰可見。
就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專家們才剛開始對此次非同尋常的冰崩進行調查時,2016年9月21日,阿汝村又一座冰河發生崩塌。這次,共有7280萬立方公尺的冰體順著山坡滾落下來,重量達到670萬噸。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的西北部,境內有5862條冰河。崩塌的冰河周邊沒有長久定居者,只有牧民和偶爾來監測站巡視的科學家。因此,這些異常的冰崩事件並沒有引起太大注意,儘管引發了全世界冰河學家們的高度關注。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專家們在對事件進行了實地和衛星影像研究之後,表示崩塌可能是由氣候變遷造成的。但中國以外的冰河學專家們則更加確信,這肯定是由氣候變遷引起的。
近日,在一場由國際水資源管理研究院和「第三極」網站共同主辦的印度河流域媒體論壇上,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田立德研究員對中印兩國的記者說:「如果這些冰崩事件是由氣候變遷引起的,就絕不會是最後一次,而是宣告了一種新型冰河災難的開端。這是最讓冰河學家們擔心的。」
如果阿汝冰河崩塌落下的冰塊滾入谷底的溪流裡,就會將溪流阻塞,形成潛在的洪災危險。田立德警告說:「冰河監測工作非常必要,也急需早期預警系統來降低由冰河危害造成的損失。」
青藏高原研究所在慕士塔格、阿里、納木錯等冰河,以及聖母峰地區和青藏高原東南部建立了一個由五座永久觀察站構成的網絡。透過這個網絡,科學家們發現所有的冰河都在加速融化,但融化的速度有快有慢,越往東邊,冰河融化得就越快。喜馬拉雅的冰河融化得最快,而帕米爾高原融化得最慢。
冰河融化加速是氣候變遷最令人擔憂的後果之一,因為這會影響包括印度河、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國境內,稱雅魯藏布江)等下游江河的水量。要知道,有超過十億人的日常用水和生計都依賴這些河流。
這也正是冰河退縮數據經常存在爭議的原因。如今,科學家公認最可靠的方式是透過「質量平衡(Mass Balance)」的方式來評估冰河退縮,即監測某座冰河在長年來的實際質量。但這也是最難實施的方式,因為它不能單靠衛星影像進行,科學家們必須反覆到冰河上不同的觀測點採集冰層厚度數據,以便計算冰河質量。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從2006年以來一直在計算青藏高原11座冰河的質量平衡,發現其中有10座冰河出現退縮。2006年到2010年的數據已經發表在經過同儕審查的學術期刊上。
冰河加速融化的後果也一目瞭然:湖泊擴張、草原被淹、洪災肆虐以及洪水退去後留下的高原荒漠。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1970年以來青藏高原湖泊的數量和規模均在劇增。決策者們已經開始擔心冰河退縮的後果,而大塊冰河崩塌則把這個威脅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青藏高原冰河崩塌:或因氣候變遷〉,首發於中外對話子網站「第三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