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5日
摘錄自2017年12月30日香港01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禾花雀每年夏季由俄羅斯西伯利亞出發,往南遷徙,期間於9月至11月途經香港,逗留約5天,再往南飛向東南亞避寒。為了更準確掌握禾花雀的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慣,香港長春社和香港觀鳥會於今年起在塱原設網捕鳥,為撞上網子裡的禾花雀度高磅重,再扣上腳環,然後放生。
香港觀鳥會主席劉偉民解釋,工作得到漁護署支持,禾花雀腳上分別會扣上兩個腳環,黃色腳環記錄途經香港的禾花雀的數量,銀色腳環則寫上國際編號,方便雀鳥遷移到其他地點時,當地觀鳥者可以辨認其飛行路線。
今年9月底至11月期間,環誌活動已捕捉到22隻禾花雀。長春社保育經理許淑君指,現時西伯利亞和蒙古都有進行禾花雀環誌工作,各國專家曾於去年11月舉行國際會議,研究禾花雀的保育工作,香港則會負責環誌工作及推廣稻米生產。
工作人員同時繼續於塱原目測經過的禾花雀數量,目測工作於全年進行,每次兩小時。目測工作於06年開始,2014年曾錄得全年最高數量有68隻禾花雀;去年全年最高數量只有17隻,而截至今年12月5日亦只有19隻。許淑君解釋,數量下跌有機會源於族群數量下跌,但強調10年的數據尚未足以分析族群變化,仍需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