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塔納爾正凋零 農牧業威脅全球最大熱帶濕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潘塔納爾正凋零 農牧業威脅全球最大熱帶濕地

2018年02月23日
本報2018年2月22日綜合外電報導,鍾友珊編譯;Marcie審校

巴西是全球最豐富的野生動物天堂,這裡自古以來一直是美洲豹、凱門鱷、南美澤鹿,以及金剛鸚鵡的生活圈,但現正在被蓬勃發展的黃豆生產及畜牧業威脅著。

潘塔納爾(Pantanal)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濕地,在過去15年來,這橫跨巴西、巴拉圭,及玻利維亞約1812萬公頃的豐富生物群系(biome),幾乎是一個敘利亞的大小,如今卻已走樣,其中225萬多公頃的面積變成了一塊塊黃色的不毛之地。


潘塔納爾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濕地。圖片來源:Andrea Ferreira(CC BY-ND 2.0)

潘塔納爾的環境惡化問題,被批評為巴西保護環境的決心日益薄弱。

儘管巴西在2017年初才在「阻止亞馬遜雨林開發」上小有成就,其他方面的表現卻不太光彩;在2016年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於2015年增加了9%,是自2008以來首見。主要因為林地遭變更為農地或其他商業用途。而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讓國際質疑巴西是否有能力遵守巴黎氣候協定等相關國際公約,對抗氣候變遷。再者,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局 (Brazilia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Statistics)於2017年12月初發布的地圖資料顯示,該國在2000到2014間,有9.5%的林地消失了。

農耕活動擴張進入環保法規鬆散或執行不力的區域,適逢巴西政壇動盪期間,代表農民利益的聯邦國會議員,通過多條具有爭議的土地利用法案。環團指出,耳根子最軟的是總統泰梅爾 (Michel Temer);去年他好不容易透過條件交換,成功說服國會放他一馬,讓他免於貪污指控出庭。

巴西前環境部長的瑪麗娜·席爾瓦(Marina Silva)表示:「事實上,泰梅爾好比美國總統川普,讓巴西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只是他不敢那麼明目張膽而已。」席爾瓦於2003到2008年間擔任環境部長的期間,巴西遏止亞馬遜雨林濫伐的努力,舉世共賭。她表示:「顯然他們執意把過去幾十年間為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所設立的政府機制廢掉。」

泰梅爾不諱談自己對農業及畜牧業的支持,稱之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他最近在一場產業演講中表示:「別人常說是我或政府保護農民及牧場經營者,但其實剛好相反:事實上是農民和牧場經營者維繫了國家經濟的命脈,我們必須勇敢承認這一點。」

巴西從軍事獨裁政權轉型後於1988年立憲,旨在讓政府能夠「為當代及後代護衛並保存這個環境。」憲法明定該國包含潘塔納爾在內的五個主要的生物群系屬「國家祖產」,未來應立法保護。

原本要保護所有生物系土地永續發展的法案,經通過只保護大西洋沿岸森林 (Atlantic Forest)。這表示隨著巴西商品貿易邁入21世紀後蓬勃發展,潘塔納爾等地區的地主幾乎不受法規限制,土地價格也水漲船高。

巴西的農牧產值在過去10年來大幅成長;根據官方估計,2016到2017年的收獲達2億3800萬公噸,比2005到2006年間多一倍。同時間,農地面積增積了26%。

泰梅爾政府認為農業出口(主要是對中國)是帶領巴西走出多年經濟衰退的主要引擎之一。

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對潘塔納爾的地主來說有利可圖;該區由於地處沼澤且氣候酷熱,原本不宜農耕,然隨著科技進步,濕地可轉化成黃豆田。去年,潘塔納爾所屬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及南馬托格羅索州(Mato Grosso do Sul)的黃豆種植面積就高達194萬2491公頃,比10年前增加了1倍。

羅伯托‧科霍(Roberto Folley Coelho)的收入來自養牛、種植稻米和黃豆及招待觀光客。他說:「感謝上帝,有中國買我們的產品。」對於種黃豆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科霍嗤之以鼻。他認為用環境法規限制該區的開發是弊多於利。他表示:「阻攔私人開發土地恐怕會惡化當地的貧窮問題。」

對潘塔納爾來說,談嚴格的環境法規所可能帶來的衝擊還言之過早。2011年的時候,國會曾通過一條法案,為該區的永續發展訂出藍圖,但相關立法遲遲難產。

「救救潘塔納爾協會」(SOS Pantanal Institute)常務理事戴司(Felipe Dias)說:「我們需要取得平衡。」該組織致力於濕地保育。然而根據他的說法,農民常忽略作物長久下來對環境造成的傷害,如土壤的侵蝕,水源的污染及使河川改道等。這些會改變潘塔納爾乾濕季節的規律,造成大片土地被永遠淹沒。他說:「他們很短視近利;現在沒事就好,以後會怎樣不管。」

環團表示,國家的政策也是著眼短期經濟效益,永續與否,以後再說。

七月的時候,泰梅爾推動一項法案,為非法佔據亞馬遜的地主解套,就地合法;此法後來被稱為是「搶地法案」。環團為此激烈抗爭,擔心這會讓當地原住民流離失所,並造成砍伐森林的趨勢。到了8月,總統又發佈了一項行政命令,為在亞馬遜某保護區內採礦大開方便之門,結果遭到國內外撻伐,不得不撤銷這項命令。

這些立法推動期間,泰梅爾這位聲望低落的領導人也用盡一切政治籌碼,試圖說服國會議員撤銷對他的貪污及妨礙司法指控。巴西氣候觀察組織 (Climate Observatory) 的執行長秘書卡洛斯‧瑞托(Carlos Rittl)表示:「失去民心的泰梅爾政府,轉而尋求對國會有影響力的團體,例如農牧業者,希望借助民意的支持,躲避司法調查;環境政策成了利益交換下的犧牲品。」

泰梅爾政府為自己的環境政績辯護,聲稱這些指控不實。他們今年主要的成績是讓亞馬遜的森林砍伐繼連續幾年緩步上升後,下降了16%。環境部部長費柳(Sarney Filho)最近也向記者表示:「亞馬遜的森林砍伐一度失控,但我們已經處理完畢。」

然而,泰梅爾政府宣稱的另一項環境政績卻引發爭議。2017年10月時,泰梅爾政府宣佈將大幅刪減企業違反環境法規的罰款,好跟他們結清欠款,並承諾罰款將用於推行環境政策,還強調過去幾年來企業違反環境法規的罰單裡,實際繳納的罰金僅約5%。

亞馬遜觀察組織 (Amazon Watch)的計畫負責人波麗爾 (Christian Poirier)說:「這些作法不夠細膩,更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執行不力。這樣做只是像打麻醉劑,助長巴西的姑息文化。」

但費柳堅持這樣做才符合實際,要不然大公司會跟政府官司纏訟好幾年;根據他的說法,根本解決之道是改獎勵地主保留土地、不挪作他用。他說:「要人保護森林,就得付他錢。」

阿道托‧奧利維(Adauto Rodrigues Oliveira)是此區城市米朗達(Miranda)的黃豆農,他同意費柳的看法,並表示環團罔顧農民的生計。他說:「他們只會說『不要在這裡種東西』,才不管你的死活;想要保護環境,又不肯賠償別人的損失。」被問到黃豆田對附近野生動植物造成的長期影響,他只聳聳肩。比起農業起飛前,這裡的人是沒有那麼窮了。

「黃豆是門好生意,對潘塔納爾一直都很好。」他說。


※台灣百萬綠行動,請來登錄實踐你的綠生活:https://goo.gl/ggZch7

參考資料

作者

鍾友珊

空氣吸了會中毒、房子老是淹水,好吃的魚被捕光、芒果不再香甜......手機功能再強大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