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也有指紋 環署完成圖譜鑑識技術 釐清整治責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柴油也有指紋 環署完成圖譜鑑識技術 釐清整治責任

2018年02月27日
本報2018年2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台灣從2000年至今,全台汽柴油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共有162件,環保署土污基管會27日宣布,柴油指紋圖譜鑑識技術目前已研發完成,未來在追查與究責上將更有力。土基會執秘陳世偉表示,目前正在繼續研發汽油、重油的指紋鑑識技術,預計五年內完成。

陳世偉解釋,石油因為不同植物、環境,而有各自不同的特徵,因此可以利用這個特性來做油品指紋對比技術。環保署從2013年開始,與中油公司合作展開本土柴油指紋圖譜鑑識技術,也建立本土柴油指紋資料庫,目前技術已經驗證完成,且也建立了污染鑑識判斷的流程。

DSC03471

看似相同的油品,卻有不同的油品指紋,可供追查污染來源。賴品瑀攝。

土基會對全台兩大柴油油源——中油與台塑的油品樣本進行統計分析,確認技術可明確區分來自不同煉油廠的油品。陳世偉表示,這套技術是以透過氣相層析質譜儀分析油品樣品的生物指標與多環芳香烴,這兩項物質的分布狀況,就如同人類每個人都有專屬自己的指紋與DNA,藉此比對標準品及污染物的指紋圖譜。

一旦發生土壤污染,若是遭列為控制場址、污染場址,恐怕要花2、3年甚至10年來整治,要負擔的時間、金錢都相當龐大。

陳世偉表示,過去環保署土基會的確有遭遇一個訴願案,因為沒有釐清污染來源,遭民間提起訴願,最後只好撤銷處分,但有此技術後,就更能明確研判出可能污染來源。例如可能發生柴油溢漏的大多屬加油站及工廠,若是有一個土壤受污場址周邊同時有不只一個可能發生洩漏的來源,這個油指紋鑑識技術就可以協助責任的釐清。

陳世偉表示,環保署正在繼續研發汽油、重油的指紋鑑識技術與資料庫,預計三到五年之內可以完成。


※台灣百萬綠行動,請來登錄實踐你的綠生活:https://goo.gl/ggZch7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