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江豚升格獨立物種 可望提升保育重要性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長江江豚升格獨立物種 可望提升保育重要性

2018年04月18日
摘錄自2018年4月16日東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長期以來,長江江豚一直被視為與海洋江豚屬同一物種。但中美科學家近日發表共同論文,指通過大樣本全基因組測序,發現了長江江豚與海洋江豚之間存在顯著而穩定的遺傳分化,已將前者「升格」為獨立物種。

國際知名生物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上周三(11日)刊載由南師大(南師大)生命科學院楊光教授所領導團隊的研究成果,內容指目前長江江豚和海江豚此前都屬於「窄脊江豚」亞種。楊光表示,長江江豚與海洋江豚從形態學上來看幾乎沒有區別,甚至在少量樣本的基因分析中也區別不大,因而曾被認為是同一個物種的亞種。

不過,南師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華大基因的科研人員,將長江和中國沿海不同水域的49條江豚的基因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發現,長江江豚與海江豚之間缺乏基因交流,從而出現了生殖隔離。這些基因控制着江豚的水鹽代謝和滲透調節,提示它們為了適應與海洋高鹽環境完全不同的淡水低滲環境,已經出現了適應性進化,從而更能在淡水環境下維持體內的水鹽平衡。換句話,長江江豚無法再游到海裡生存,海洋江豚也無法適應淡水,兩種江豚不再為同一種江豚的亞種。

如今長江江豚可認定為獨立物種,拉丁學名為「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而隨着長江江豚「升格」為獨立物種。目前鯨豚類物種也由原來的89種增至9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