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面攝影、錄像等方式紀錄人類圈養白熊及其所在人造環境的《白熊計劃》,自2015年公開至今已拿下許多獎項,其中的動態作品《大白熊進行曲》近來更是奪得2018世界新聞攝影獎數位敘事獎項短片組第三名。
我們常說,作品是創作者靈魂的表現,帶有他的思想或情感,但不論是從《白熊計劃》欲探討「動物權」議題的角度﹝註﹞,或呈現「衝突感」、「不安」等元素去猜想掌鏡人羅晟文,你都會得到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答案。
從展示動物、酪農業、過度捕漁、穆斯林養的狗到羽絨,羅晟文的作品雖圍繞著人與動物的關係,然而他並非完全出於對動物的情感而進行創作。儘管數小時的對談無法了解一個人的全貌,但羅晟文給人靦腆、謹慎、理性的印象;他的作品也沒有主觀的理念傳達,而是試圖展開對話。
被選修課攔截的工程師之路
在成為攝影師、藝術家或者說創作者前,羅晟文的本科是電機。若要追溯他一切行動的起源,其實和動物及攝影都沒有關係,而是「大一室友」。
「那時候才大一,也沒多少事,室友就拉著我到處修課,哲學系、國企系、數研所的選修課都修了,到處看看大家在幹嘛,去了之後發現,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不需要把自己侷限在做一個工程師、把它當成唯一的出路。」到了大一下學期,帶著「到處看看」的想法,羅晟文加入了攝影社。很長一段時間,攝影對他而言只停留在興趣,直到旁聽了外文系黃宗慧教授的「文學、動物與社會」課程後,才開始接觸動物議題。
羅晟文說,這門課並非灌輸了他對於動物的特定看法,而是透過圖像、文學等不同媒材的作品,幫助他提出問題,去思考、去懷疑,並開始有「自己的能力能做些什麼」的意識。「那門課程不是教導,而是引導,讓我做了很多過去不曾有過的環境及動物相關思考,我也想去做這樣的事,從那時起就開始想著自己能做什麼。」
羅晟文電機人的背景沒有因此被落下,不論是科學、攝影或藝術,都是他認為能夠幫助人們了解世界的方式,而科學也可以是創作的方法和媒介。影響羅晟文創作的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教他人文思考的外文系教授,一個則是教他科學方法的電機所指導老師。
最終,他用科學方法和藝術創作做不同層面的結合,希望創作能引發科學思考,同時也讓科學實踐具備藝術性。
邊規劃邊創作,背後還有顧問團
思考到實現,畢竟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籌備。羅晟文電機所畢業後,工作了一年半存夠錢才開始《白熊計劃》。在規劃階段,他便將科學觀察、調查方法用上,先從網路開始進行各地北極熊圈養場所調查,整理出資訊,衡量經費、時間和體力後,規劃最可能成功的拍攝動線。另外,還有最關鍵的步驟:找幫手。
如果想要做出一個東西,那就去學需要的技能、找人多問問題,能執行了就動手,如果要到成為專家才開始,沒有東西做得出來。
羅晟文每執行一個計劃,都一定會向身邊的專家們諮詢意見,也常邀請他們合作,並成立工作群組,隨時和他們更新、互動。例如《白熊計劃》的群組中,就有獸醫、醫生、設計師、音樂家、生物學專家、藝術家、策展人等不同專業背景的朋友,諮詢的項目從動物行為,到維持拍攝期間的健康都有,非常跳脫一般人對於藝術創作的印象。
找來醫生,跟《白熊計劃》背後一段有趣但也相當辛苦的小故事有關。為了節省開支,羅晟文規劃在拍攝時主要只吃歐洲最便宜的兩種食物:麵包和蘋果。諮詢過醫生朋友,確認「活得下去」後,他確實開始執行,沒想到這兩樣也常是北極熊的食物,因此出現過北極熊在籠舍內吃蘋果、他在籠舍外也吃蘋果的搞笑場面。
不過羅晟文說,這樣的飲食計劃執行了幾站後,他就生病了,最後還是多花了些錢額外補充其他食物。「拍攝世界各地圈養白熊的場所」這樣聽來帶點浪漫性質的行動,在有限的經費及時間下,執行過程其實像在行軍,每走一步都需要非常小心,連體能的消耗都要納入規劃考量。
幸好,羅晟文的計算派上了用場,除了起步的第一站花費失控,經過迅速調整及朋友協助下,一個月內總共拍攝了歐洲14間白熊圈養場所,僅僅花費2,000多歐元(約台幣7萬多元,不計機票),節省程度令人驚訝。
在創作前期的仔細規劃,讓羅晟文不會在執行時有太天馬行空的行動,但對於創作內容,則保留許多彈性,不過分嚴謹或預想成果,允許執行時的「意外」。
他舉例,《白熊計劃》的執行過程中,除了看到北極熊,在荷蘭奧韋漢德動物園(Ouwehands Dierenpark)的熊森林,也有收容世界各地受害於不當圈養、無法回歸野外的棕熊,牠們在動物園中得到了庇護,讓他看到動物圈養正面的可能性。「如果創作前都知道結果會如何,那就沒意思了,也不會有新知識。」
不過,有些規劃本身,其實已經夠大膽了,譬如羅晟文近期發表的《Down》同樣也有點瘋狂。
自己做一件人道羽絨外套
去年,羅晟文申請了北極圈駐村(78°17'N-80°02'N)計劃,在選購禦寒用品時,發現有些羽絨外套雖標示了人道認證,上網搜尋還是無法完全確定來源。他研究了許久仍無法下決定,卻在看到住家附近小公園裡的鵝後靈光一閃,產生了「自己做一件」的想法。
「自己撿,就能確認是非活拔羽絨啦!」
有了這個想法後,羅晟文馬上展開行動,搜尋出需要的鵝毛類型、份量,找出住家附近有鵝及加拿大雁的地區,設定一次需撿拾至少300根羽絨和毛片。過程有些辛苦外,還被當成怪人,不過也有觀察這個「怪人」一陣子後,主動幫忙撿拾鵝毛遞上來的小朋友,雖然偶爾送來的是大羽毛不能用,仍舊為這繁瑣的撿絨計劃增添樂趣。經過兩個月的收集,他撿了3000多根羽絨,清洗、風乾後縫進外套中,趕在出發前一晚完成了「無傷害(cruelty free)」的羽絨外套。
儘管這些羽絨只有80g重,僅有設定目標值的一半、距離一件標準羽絨衣(150-200克)還有相當大段距離,但羅晟文仍帶著它出發,希望能在北極測試這件外套,看看自己能否存活。期間上身的禦寒衣物,真的只有一件衛生衣、一件長袖上衣以及這件自製羽絨外套。
當然,為了避免自製外套沒辦法使用、造成駐村團隊的困擾,羅晟文還是另外帶了一件符合北極禦寒標準的外套,不過他最後並沒有穿上它,而是靠著自製羽絨外套度過了三週,在北極海航行期間進行了21次登陸及攀登冰川行程。
透過熱感相機、溫度傳感器與心率傳感器,他留下了量測紀錄,證實這件「超人道」羽絨外套有保暖功能。不過量測過程困難重重,畢竟,極圈冷到熱感相機常常開機不久就自動關機了。
創作並非批判,而是引發思考
從羅晟文看到人道羽絨商品標示、無法完全確認源頭後的猶豫可看出,就算動物製品經過福利認證,消費前他仍保有探究來源的意識,而這也是他認為人們在面對動物產品、議題時應有的態度:
不要把所見視為理所當然,也不要輕易地劃分類別。
儘管動物議題的作品不需中立,然而羅晟文選擇的議題常常讓他被誤會為動物權倡導者。羅晟文仍努力從生活出發,希望創作能傳達給觀者的並非批判,而是引導。如在《白熊計劃》中,他不拍北極熊的特寫、不著重表情,拍攝視角就是遊客所見。重點放在動物與環境的關係,引起觀者討論動物該不該在這、理由又是什麼,展覽文字中,也不會有標準答案。
羅晟文說:「在《白熊計劃》的展覽座談中,曾經有人問過我是不是吃素。」他當時很意外《白熊計劃》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儘管他對於動物製品有所選擇,但他不是素食者,而是一個消費者。他的作品從「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動物」出發,站在同溫層最厚的消費者角度思考,透過照片、錄像、遊戲、行動等不同形式,呈現日常生活中被忽略的問題。透過作品去淡化這些理所當然的利用,而非站在外圍或對立面去批判或挑釁。
《白熊計劃》以錄像、照片記錄歐洲、中國26處人為圈養北極熊之現況,與為其而製造的地景,並試圖思考展示動物、動物圈養計劃之問題與兩難。然而,這並非是反對動物園的作品:許多動物園、動物庇護所著重救傷、保育、教育等積極目標,但也有一些動物圈養計劃存在爭議。北極熊身為受歡迎的「明星動物」、「異地動物」,也常常適應不良;其背後的難題不僅是「如何圈養?」,更根本的是「為何圈養?」。錄像《大白熊進行曲》並非重複播放,而是以各地17處受圈養白熊的「刻板行為(stereotypical behavior)」,快速播放而成。動物行為學研究目前認為,刻板行為可能導因於動物無法適應其環境,產生精神壓力,也是福利不佳的警訊。值得注意的是,一隻動物的「刻板行為」可能源於其生命中任何一段經歷,不一定能代表當下環境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