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廣新型水稻栽培技術節水抗旱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重慶推廣新型水稻栽培技術節水抗旱

2007年04月09日
摘錄自2007年4月9日新華網四川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重慶市正在大力推廣旱育機插秧水稻栽培技術,以通過農業機械化水準的提高,帶來農業節水、抗旱和增產的效果。2006年,重慶市36個區縣、110個鄉鎮開展了水稻機械育插秧示範推廣工作,推廣面積1.4萬畝。經過各地農機、農業、統計、科委等技術人員聯合對比測產,全市36個示範區縣機插水稻平均畝產560.7公斤,平均增產18%。專家表示,水稻機插秧必須採取旱育,以增強秧苗抗凍性。早播技術可以躲過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高溫伏旱,減少災害損失。同時,水稻機械育插秧技術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水稻生產大面積高產穩產。

近日,石門鎮800畝的水稻田裏,共有37台插秧機在來回穿梭。江津市水利農機局表示,這些小型插秧機專門適合在小田塊、山區丘陵等地區操作,是幾家大型農機企業針對重慶的地形特點推出的產品。重慶市農機局決定,2007年要推廣水稻機械育插秧技術20萬畝至30萬畝。重慶市農機局科教處處長湯長生介紹說,一台2萬多元的插秧機,農民只需花3000多元錢就可以買到,其他的資金都由各級財政補貼。旱育機插秧技術的迅速推廣,將會帶來節水、抗旱、省力和增產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