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的富良野以薰衣草聞名,在吸引外來人口的同時,有可能打造一個兼顧友善環境與農業發展的新社區嗎?311地震重創東日本,重建時又如何納入綠能在地生產與廢棄物在地處理,結合在地產業向世界展示全新的城鎮品牌,日本建築師洞澤正敏、建築師綿貫行夫與法政大學兼任講師池田勇司受邀來台,於24-25日的「中日綠能社區創生論壇」中說明日本的綠能社區創生計畫。
台灣社區營造長達20餘年,著重社區認同與在地文化,去年更首度結合能源議題。文化部文化資源司司長陳登欽有感而發,他表示,從日本經驗裡看到更廣的社區營造範疇,結合能源、災害回應、能源生產與使用、生活機能供應、廢棄物處理等多元面向,「我們的想像要更多」。
能源、環境、土地友善的社區計畫
春夏的富良野是觀光勝地,冬天卻面臨酷寒,葉菜類無法生長,只能仰賴進口。當地曾有個社區構想,利用廢棄塑膠生產燃油,進行水耕栽培,結合北海道為傲的酪農產業,進行加工、銷售,並使用當地的木材建造社區。此外,還有附菜園的住宅,讓懷著鄉村夢的都市人到此體驗北海道生活。
「放入北海道特色,我們要做有品味的社區營造,打造新品牌」,綿貫行夫說。
綿貫行夫以另一個311東日本震災的復興規畫為例。該計畫也採集中式的聚落,藉由緊密連結提供居民基礎建設、文化與生活機能、並達到節能的效果。特色是能源、垃圾都以在地生產、在地處理為原則。這計畫還打算引入米蘭的購物街,結合日本農、工業,做出日本從未出現過的新城鎮。
雖然,這二項計畫都因資金問題而未能實踐,但是對曾任宜蘭縣環境保護局局長的陳登欽來說仍具啟發性。他表示,宜蘭縣過去因交通方便,吸引外來人口,卻讓宜蘭成為農地、農舍炒作之地,對環境的影響是負面的。日本的方式卻是讓農村的生產、居住、能源、與土地友善都互相扣連,這一點值得思考。
第一次:讓社造看見能源 從基礎的能源教育開始
台灣有7700個社區發展協會,在我國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社區營造的角色逐漸被重視。陳登欽表示,社區對能源的議題還很陌生,環境及能源議題過去從未被納入社區營造的補助項目,這一點已從去(2017)年開始改變。
社區營造加入能源轉型,陳登欽說,第一階段是全面性的能源教育,包括節電、儲能、產能,在同時間也會尋找適合公民電廠或是有意願加入的社區。但他務實的講,7700個社區中能成為典範的可能不到100個。
在彰化台西規劃社區電廠計畫超過一年的許震唐,最了解其中的困難。他指出,偏鄉缺乏技術、資金與人才,就算有人願意返鄉,但他要面對設備、機械、電力評估、可靠性評估、風場或太陽能廠數據調查等專業,如果沒有外來的協助,極可能會失敗。
「社區電廠要經營20年是何等困難」,許震唐說,彰化台西幸而有廠商捐助3KW的小型太陽能板,社區民眾才有機會第一次理解太陽能,他希望這20年要從地方打好根基,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