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公約】嚴控全球塑膠垃圾轉移,發展中國家齊說「YES」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巴塞爾公約】嚴控全球塑膠垃圾轉移,發展中國家齊說「YES」

2018年09月12日
轉載自塑料解毒;翻譯:許冰;校對:毛達

在6日結束的《巴塞爾公約》不設名額限制工作組第11次會議上,挪威政府的一項修約提案得到廣泛支持。

該提案的重點是在公約附件二(即需要「特別考慮」的廢棄物)中增加「塑膠垃圾」一類。所謂「特別考慮」,包括要求垃圾出口國事先通知並徵得進口國的同意。如果該提案通過,將成為遏制海洋垃圾和塑膠垃圾污染的重要國際機制。

挪威政府代表發言。
挪威政府代表發言。

由於塑膠垃圾數量不斷增加和中國實施塑膠垃圾進口禁令,主要來自歐洲,日本和北美的塑膠垃圾現已遍布全球市場,尤以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成為最主要的新目的地。

塑膠垃圾通常是混合廢棄物,循環再生困難,甚至完全不可行,因此常在最終接收國被露天傾倒或焚燒,產生大量有毒排放物會導致陸地和海洋污染。

截至6月,泰國今年已在其港口緝獲了3萬個貨櫃的塑膠垃圾,因而被迫要實施緊急進口禁令。

全球擺脫塑縛運動(BFFP)協調員Von Hernandez表示:「東南亞已遭受如同海嘯般的塑膠垃圾的嚴重打擊。挪威提案將塑膠垃圾置於《巴塞爾公約》的管控之下,將是避免東南亞和各發展中國家淪為發達國家垃圾桶的第一步。」

泰國婦女在垃圾掩埋場找尋可以回收的塑膠。圖片來源:Brendan Esposito/巴塞爾行動網絡
泰國婦女在垃圾掩埋場找尋可以回收的塑膠。圖片來源:Brendan Esposito/巴塞爾行動網絡

許多國家在工作組會議上表示支持挪威提案,包括中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薩爾瓦多、加納、印尼、肯亞、利比亞、馬爾地夫、馬來西亞、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巴拿馬、塞內加爾、南非、巴勒斯坦、瑞士、多哥、突尼西亞和烏拉圭。

雖然該提案獲得了發展中國家的廣泛支持,但包括歐盟,加拿大,日本和澳洲在內的一些締約方卻希望阻止、延遲或淡化該提案。

國際環境法中心(CIEL)高級律師David Azoulay說:「塑膠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及其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需要採取緊急行動。我們不能讓少數國家或行業阻止國際社會迫切需要的,實際上卻是姍姍來遲的行動。」

會議還提議建立一個多利益相關方的全球夥伴合作機制,以盡最大可能地減少塑膠垃圾。這項提議連同挪威提案,都將提交給將在2019年4月舉行的《巴塞爾公約》締約方第14次會議來做出決定。

日內瓦萬國宮外的塑膠垃圾「立方」
日內瓦萬國宮外的塑膠垃圾「立方」。

巴塞爾行動網絡(BAN)主任Jim Puckett表示:「《巴塞爾公約》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在遏制塑膠垃圾泛濫方面發揮領導作用。締約方不僅可以通過控制不必要的貿易,還可以通過促進減少一次性和其他不可持續塑膠產品的生產來實現其目標。令人欣慰的是,本週會議清楚地表明瞭這一趨勢正在發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塑料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