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島】不要耕牛說再見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我們的島】不要耕牛說再見

2018年11月05日
公視記者 陳寧 葉鎮中

有心做牛,免驚無犁能拖。牛和台灣歷史發展,息息相關。隨著時代轉變,鐵牛取代了耕牛,牛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農村。

曾經和台灣人緊密生活在一起的牛朋友,已經幾乎被時代遺忘,有一群人,正在努力讓台灣牛的記憶,可以繼續在年輕世代中延續。

隨著時代轉變,鐵牛取代了耕牛,牛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農村。
隨著時代轉變,鐵牛取代了耕牛,牛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農村。

攤開300年前的台灣古地圖,耕牛身影映入眼前。長期研究台灣史的高苑科技大學講師邱淵惠,每次向學生講述台灣牛的歷史,總會從這張古地圖說起。

邱淵惠解釋,台江內海因為水淺,大船無法靠岸,不管是勇闖黑水溝,希望拓展新生活的一般百姓,或者是清朝派遣來台的文武百官,都得靠著牛車,從台江內海登陸台灣。開墾農地、搬運貨物,更是少不了牛的役力。

長期研究台灣史的邱淵惠,每次向學生講述台灣牛的歷史,總會從這張古地圖說起。
長期研究台灣史的邱淵惠,每次向學生講述台灣牛的歷史,總會從這張古地圖說起。


長期研究台灣史的邱淵惠,每次向學生講述台灣牛的歷史,總會從這張古地圖說起。

400年來,和台灣先民關係密切,猶如生命共同體的耕牛,卻在1960年代,農業機械化的過程中,快速消失。走進現在的雲林北港牛墟,只有少數幾個販賣農具的攤位,還能看到趕牛鞭、牛犁等用具。早年交易牛隻的盛況,如今只能透過老照片追憶。

不想讓耕牛文化,成為塵封在博物館中的過去式,一位七年級生高一鑫,選擇牽起水牛下田實作,潛心學習牛耕技巧。

受到新竹水牛學校創辦人李春信影響,高一鑫投入自然農法,也開始養水牛,走遍各地,尋訪養牛經驗豐富的老農。現在,高一鑫和他的水牛「拉拉」,落腳在彰化溪州的一處三合院,希望一步步實現夢想中的友善農業。

受到新竹水牛學校創辦人李春信影響,高一鑫投入自然農法,也開始養水牛。
受到新竹水牛學校創辦人李春信影響,高一鑫投入自然農法,也開始養水牛。

生活在農鄉,偶爾有農民會請高一鑫和拉拉幫忙農事。不過幾年下來,高一鑫體認到,想要精進牛耕技巧,最好的老師其實不是人,而是牛。

2017年,高一鑫在網路上無意間看到一頭耕牛要被主人賣掉的消息,捨不得被賣給肉販,他上網募資,買下這頭牛,將牠取名為「拖拖」。

高一鑫說,拉拉是他的第一頭牛,人和牛都沒有耕作經驗,工作起來就有很多摩擦。但是他跟拖拖一起下田工作之後,反而是拖拖會告訴他,哪裡做錯了,讓高一鑫慢慢摸索出和牛相處的方法,和拉拉工作也越來越有默契。

今年,高一鑫和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合作,帶著拉拉走入溪州鄉的小學,讓農村裡的孩子,認識耕牛文化。

高一鑫和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合作,帶著拉拉走入小學,讓農村裡的孩子,認識耕牛文化。
高一鑫和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合作,帶著拉拉走入小學,讓農村裡的孩子,認識耕牛文化。

孩子們看到牛,全都好奇圍上來,面對陌生人群時,牛卻可能會緊張。為了穩定拉拉的情緒,高一鑫細心引導著拉拉,也教導孩子正確跟牛互動的方式。孩子們排隊餵拉拉吃牧草和地瓜,也有人試著坐上牛背,體驗當牧童放牛的趣味。雖然居住在農村,他們已經很難和牛有這樣親密接觸的機會。

享受了農業機械化帶來的便利,很多人難免會認為,回頭學習用牛耕田,是不切實際的行為。但看著孩子們的熱情,還有牛的眼神,高一鑫又有了繼續堅持的動力。

受到新竹水牛學校創辦人李春信影響,高一鑫投入自然農法,也開始養水牛。

採訪尾聲,高一鑫笑著說,「機器跟牛不能並存嗎?」他還在嘗試找尋兩者間的平衡點,這個問題,不只是在問自己,或許也是在問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能不能不要這麼急著和這群牛朋友說再見?

※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不要耕牛說再見】

11/5(一) 22:00首播
11/9(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