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泥:從熊本熊認識水俁病,還有歧視跟霸凌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耘泥:從熊本熊認識水俁病,還有歧視跟霸凌

2018年11月20日
文:耘泥

說到熊本,很多人第一時間腦海裡想到的,是療癒又搞笑的熊本熊。熊本人過往低調,不太介紹自己出身的,而自熊本熊成為最佳代言熊後,現在熊本人會主動驕傲地介紹自己的故鄉。

不曉得熊本人過往的低調,是否和歷史上最嚴重的公害事件之一「水俁病」有關?

熊本的水俁是原本是個小漁村,靠近名字充滿神祕氣息的「不知火海」,大海給了水俁市豐厚的漁產。但二戰剛結束的日本,百業蕭條,但在當年一切以GDP至上的風氣裡,當化學工廠「窒素」(チッソ株式会社,窒素即氮)計畫在水俁設廠時,居民們是滿心的歡迎,也的確,自1932年窒素公司設廠後,水俁這個小漁村,開始有了各種現代化建設、有了鐵路、醫院不說,就連戲院都蓋了起來。

一開始是貓,接下來是孩子

不知火海名稱的由來,是因古時海面不時會出現神秘的火光。這不知名的火再沒出現在現代。但水俁市的生靈,卻長年被另一把看不見的猛火燜燒著。

1950年,不知火海的魚,如中蠱一般,在海上任人捕撈,幾年之後,魚貨大量減少。路上貓咪們開始發狂般手舞足蹈,最終神秘的跳進海中自殺。據統計,超過了5萬隻貓死亡,而天上的海鷗也墜入了海裡。原應是生養生命的大海,此時成了亂葬崗。

1956年4月21日,瘋狂的症狀,蔓延到孩子的身上,恐懼正式向人們襲來,窒素公司附屬醫院的細川院長發現了一起原因不明的疾病:一名5歲女孩,手足麻痺、不能張嘴、不能進食,病情嚴重。水俁病的第一名罹難者,在醫院過世後,她2歲的妹妹也被發有相同症狀,而且不只是女孩家,周遭的鄰居也開始出現相同的症狀。病人起先是視線模糊、之後肢體扭曲,最終在痛苦中死亡。水俁市人口約4萬,但光1970年日本認定的受害者,就高達1萬2000名,當中有1000多名早在痛苦中死亡。

由小蝦米擴散到上萬人的水俁病

這種病因為發生在水俁,因此很無奈的被命名為水俁病。現在我們知道成因是窒素公司長年排放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含有甲基汞的廢水到海裡,透過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一層層的「生物富集作用」後,村民長年吃下了含汞超標的魚而致病。

1932至1968年的32年間,已有數百噸的未被處理的汞被排入水俁灣。

汞會腐蝕腦部,在水俁病發病的初期,人開始視線模糊,也因此,水俁病紀念館就在廣場放了塊巨大的毛玻璃,讓觀者感受病人看不清世界的視線;但這個以經濟為唯一準則的世界,又何時有意要讓人看清了。


水俁病紀念館外的巨大毛玻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再補上一刀的歧視 

一開始,居民猜想,會不會是由貓兒開始的傳染病?還稱之為貓舞蹈症。


圖片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434394

殘忍的輿論接著排山倒海而來,外人開始傳言說水俁市的居民本來就有先天遺傳疾病。這使得水俁市民遭受身體的痛苦之外,歧視更加重了生活的重擔;人們無法到外地工作,女性更被認為帶有不幸的基因而無法結婚。

在真相未明的漫長歲月裡,水俁市居民飽受各種異樣眼光歧視,曾撐起當地經濟的漁獲成了滯銷品。當地的居民在貧病交迫,又無力到外地工作的情況下,能吃甚麼呢?當然是魚;孕婦若要補充營養,能吃甚麼呢?還是只有當地的魚。


圖片來源:https://kknews.cc/news/zm46exp.html

毒物透過子宮侵入了胎兒腦內,使得很多寶寶還沒墜地,身體就已嚴重受創。水俁病直到今日也找不出有效療法,且有一半的重症病患會死亡。多年後當真相被殘忍的揭開,又是一陣陣凌遲:許多母親得知自己身上的有機汞,原來是轉嫁到了胎兒身上,由孩子代為受罪,讓許多母親自責到崩潰。

證明生病和污染有關,真的很難

1959年,熊本大學醫學部水俁病研究班就已經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水俁病的成因,正是窒素工廠所排出的有機汞。此時,水俁市的居民展開了向窒素公司要求賠償的漫漫長路。(這條路,走到2018年,都還沒有結束。)

當越來越多聲音開始質疑後,窒素公司表面接受政府要求,架設其實無法去除汞的淨化裝置;另一方面,他們又拒絕承認水俁病與他們的工業生產有關,很明顯地,窒素公司打算否認到底,還說用的是金屬汞,不是甲基汞。窒素公司甚至雇人毆打報導此事的外籍記者,導致記者一目失明。

窒素直到1968年才終於承認過失,並停止排放含有機汞廢水。但受害者要獲得賠償,還是須要符合嚴苛的認定標準:如須長期住在當地、長期吃當地的漁產、有兩種以上病症發作。但有些居民在發病時,就移居到了外地,這樣的條件讓許多受害者,無法獲得該有的賠償。

今(2018)年是水俁病62周年,在紀念儀式上,熊本縣政府說公害不能再發了,而窒素公司的社長則說:賠償救濟都已經完結。

對,你沒看錯,60多年後,窒素公司不但還在營業,而且還一樣在水俁市。

根據2018年5月的報導:熊本及鹿兒島兩縣共正申請患者認定、以及尚未決定認定與否或放棄認定的未處置者仍有1861人。

把羞恥都一起填海造陸

現在事發的海岸,是一大片填海造陸的水泥地。窒素公司平靜地向外界表示:「公司已經知道過去的錯誤了」;水俁病紀念館則表示:「我們不會趕窒素公司走,只要別再污染就好。」這一連串的回應,比事發地填海後的水泥還要平整。


水俁昔日繁榮的街景。

水俁病紀念館裡的最後一項展品,是當年繁榮的水俁市空拍圖。遙對另一頭展廳裡,望不清的滿牆死者遺照、發病扭曲的肢體、現今仍爭取賠償居民的憤怒表情。

展廳最後的市街空拍圖像個嘎然而止的句點,似是想將彼端的一切扭曲、悲憤、痛苦、淚水、還有各種污名及羞恥,都和有機汞一起被封埋進水泥,最好別再被提起。

當年受污海灣,現已填海造陸
當年受污海灣,現已填海造陸。

你以為,水俁的故事跟台灣無關?

科學是讓人釐清真相的工具,只可惜,科學並非永遠都和受害者站在同一邊。

其實,水俁並附設醫院的細川醫生早在發現第一位犧牲者後不久,便以貓兒做實驗:一組貓吃水俁的魚,一組貓吃外地的魚,果然吃水俁市魚產的倒楣貓兒真的發病死亡。貓兒的死證明了:醫生的雇主就是罪魁禍首。但醫生的研究被窒素公司壓了下來,此後多年醫生也被迫沉默,細川醫生直到1970年7月4日,臨終前,才有勇氣向法院見證。

這樣的故事,我們不應該覺得陌生,六輕說居民罹癌是因為吃檳榔、生活習慣不好;績優廠商RCA,留給台灣污染超標的土地,毒害了5名女工以致身亡;而身體留有遺毒的工人們,縱使逃過鬼門關,仍是求償困難。

像電影「永不妥協」那樣,可以證明生病和污染有關的案例,在世上其實少之又少。現實生活中的狀況通常是,企業會質疑受害者:你們怎麼知道生病不是你們自己造成的?搞不好是你居住環境本來就很差! 最重要的,怎麼能賴到讓地方繁榮的工廠呢? 

你以為,這些言論,現在都消失了?

也許對很多信賴某類技術、產業的人來說,看到當地居民、環保團體反對,感受到的是被壓抑、甚至是背叛。因此一但找到出口,就得狠狠的發洩。

但,當人看自己最委屈時,往往會失去同理別人哀傷的能力。

現在網路上也有一群人,以捍衛科學為已任,一但出現反核文章,便立馬號召群眾,以數百人洗版方式指責對方不懂科學、理盲、文組誤國、X黨走狗,就連辱罵女性的字眼也不在少數。直到貼反核文的一方關閉留言,他們就視為打了一場勝戰,有句留言提到:覺得自己在拯救地球。

不平的情緒也漫過了同理心,使人說出:蘭嶼人為了錢捨不得核廢料;或是,在北海岸居民拿著反核標語並訴說恐懼的照片下,留下一連串「北海岸的居民看來很健康,足證核電廠多好」的言論;

當然,不想要空污又反核的媽媽,在他們看來是也是有公主病的。

和大部分公害事件一樣,核電廠的職業災害也很難被證實。而當有人發出懷疑身邊的親朋好友,因核電廠而生病的貼文時,也會瞬間引來眾多撻伐留言,指責這是製造恐慌、污衊。


北海岸居民反核照片下,許多留言說: 看來很健康,證明核電廠很好。圖片來源:它核他們的故事粉絲頁。

網友稱不想要空污又反核的媽媽有公主病
網友稱不想要空污又反核的媽媽有公主病。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其代表也不時將核電廠比喻為父母,在一場辯論會中提出,難不成孩子(指再生能源)成長較快,就要說父母(核電)是廢物嗎?要被廢掉嗎?(原文約在影片41分鐘處

就如同水俁病紀念館裡,那最後一幅空拍繁盛街景所暗示的:別忘了水俁市過往的繁榮,可都是窒素公司所帶來的。但應該沒有人會認為1/4水俁居民犧牲健康,是種表達感謝的方式。設想若有其他人對水俁市人說:感謝你們犧牲健康,換來二戰後的經濟復甦;聽者肯定覺得這種感謝非常矯情。 

然而,這樣的言論,卻真真實實出現在當今的台灣,同樣在北海岸居民拿著拒絕核電廠的照片下方,有人寫著:居民看來很好,感謝為國奉獻犧牲。

科技來自人性,只可惜人性,並非永遠都懷有真實的尊重,和同理。
科技來自人性,只可惜人性,並非永遠都懷有真實的尊重,和同理。

水俁病紀念館的玻璃上,寫著「你想要甚麼未來? 」 可惜人是健忘的,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會忘記了教訓。
水俁病紀念館的玻璃上,寫著「你想要甚麼未來? 」 可惜人是健忘的,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會忘記了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