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開播前,《農村的遠見》編劇宋若甄:永續是農村未來的答案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寫在開播前,《農村的遠見》編劇宋若甄:永續是農村未來的答案

2018年12月02日
文:宋若甄(企劃 / 編劇)

在2017年9月葡萄的採收季,紀錄片團隊造訪剛遭到熱浪襲擊的美國北加州。在那裡有一處名為「納帕」的河谷,是美國著名的葡萄酒酒鄉,而我們其中一站,是拜訪迪士尼家族經營的銀鎮酒莊。酒莊的總經理羅素先生風度翩翩又平易近人,炎熱的午後,他坐在樹下,接受我們長達90分鐘的訪問,沒有絲毫不耐,仔細真誠地回答我們的每一個問題。羅素先生在訪問中興奮地提到:「這裡的酒商常到世界各地去,和外界交流想法,看看別人是怎麼面對和我們相同的挑戰,並把最好的作法帶回來。在我看來,你們也在做一樣的事,這是為什麼我非常期待你們的來訪,想和你們聊聊你們的紀錄片計畫,也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你們的影片,看看你們所探索的納帕河谷!」


《農村的遠見》「美國納帕河谷」。圖片提供:公視

拍攝的過程是一次次的探索與交流

確實,「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的攝製過程,是一次次的探索與交流。公視「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由「城市的遠見」系列紀錄片製作小組原班人馬,從2009年開始籌備,歷經三年的拍攝,跑遍台灣、日本、印尼、德國、荷蘭和美國,收錄了十個農村發展的最佳案例。這十個農村的地理氣候不同、文化歷史不同、規模經營方式也大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講著生存的故事。餐桌上的食物要怎麼來、地區的產業要怎麼延續、和周遭的大自然要怎麼和諧共處。我們拜訪的這些生存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故事裡的主角們追求的,都不僅是眼前的成功,而是為自己和下一代做更長遠的打算。他們是居民、是農夫、是企業經營者、是學者、是非營利組織的倡議者、是政府官員,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考量環境限制,思考不同需求。他們耐著性子綜觀全局,花時間尋找機會,投入資源發掘潛力。他們的目標,是追求經濟的永續、環境的永續和社群的永續。這樣的遠見,在我們拜訪的每一個農村裡,以不同方式被落實與實踐著。

以納帕來說,原本默默無名的納帕葡萄酒,在1976年的「巴黎品酒會」擊敗法國葡萄酒,從此名聲大噪,帶動整個納帕葡萄酒產業發展。納帕的酒商非常清楚自身先天上的優勢,他們在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下,致力生產呈現在地「風土」的高品質葡萄酒;他們聯合起來成立「納帕酒商協會」,以「納帕」做為聯合品牌,對外交流和行銷,創造一年比一年更高的產值;他們與地方政府聯手,成立美國第一個農業保護區,確保有限的土地資源能維持農業用途,不受鄰近舊金山都市擴張的影響。從生產高品質的產品,打團體戰的品牌行銷,到產業制度上的建立與管理,完美地一環扣著一環,成就納帕葡萄酒產業的成功。

5_美國納帕_03_待採收的葡萄

《農村的遠見》「美國納帕河谷」。圖片提供:公視

而在荷蘭,被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烏特列支等都會區包圍起來的區域,是一大片的農業帶,稱為「綠心」。風車下草地上的黑白乳牛,是綠心裡經典的風情畫。綠心,這個刻意被保留的綠色開放空間,可追溯到二戰後的荷蘭國土規劃,當年為了因應人口增加所需的住宅與糧食,劃分了都市與農村各自發展的區域,讓都市區集中,便於提供公共服務,也讓農業區維持完整,有利生產。直到現在,都市居民能夠騎著腳踏車就抵達綠心野餐,享用來自綠心的食物,安心安全;綠心內的農家仍舊擁有大片完整的土地便於耕作,更樂見消費市場與方便的海空運樞紐,就在車程一小時能夠到達的地方。在綠心的故事裡,我們看到「城市發展」和「鄉村發展」的平衡,彼此為彼此的發展加分。

農村未來之挑戰 永續是共同的答案

當然,成功的故事背後,並非總是一帆風順。我們在拜訪的農村裡發現,面對挑戰要促成改變,社群裡的人們得先有強烈動機與高度共識。2016年六月,在金山小白鶴離開清水濕地北返後,像是受到牽引一般,團隊來到位於西日本的兵庫縣、一個面對日本海的城市,紀錄一段人與東方白鸛和解的故事。我們造訪的城市名為豐岡,擔任團隊地陪的是任職於當地NGO組織的岸田小姐。她在豐岡出生長大,關懷地方事務,當我們邀請她協助我們與豐岡市溝通時,她欣然答應,而拍攝中有個小插曲,讓我們對岸田小姐印象深刻。

那是一場在鄉公園文化館的訪問。鏡頭前,文化館的名譽館長正在回憶當年東方白鸛是如何常出現在水田邊,伴著農夫耕田種稻,又如何因為經濟發展漸漸消失蹤影。講著講著,鏡頭後協助訪問的岸田小姐竟落下眼淚,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把我們都嚇了一跳。事後回想,岸田小姐的眼淚其實說明了豐岡市民,對東方白鸛一度滅絕的事實至今仍然很懊悔傷心。因此,如何讓東方白鸛重返豐岡的天空,也就成為不同世代豐岡人的共同願望。

在豐岡人多年的努力下,1989年東方白鸛在鄉公園成功復育,2005年成功放飛,而關鍵的東方白鸛棲地,也在生態教育與「東方白鸛農法」的推動下,逐步重建。團隊造訪豐岡的期間,正好是東方白鸛的繁殖期,在好幾處的人工巢塔上,都有幼鳥孵化。「小鳥學會飛了嗎?」這句話,大概是那陣子我們最常聽到豐岡人討論的話題了。

但在未來,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可能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不得不正視的功課。就在團隊結束納帕的拍攝後,2017年10月,北加州遭到百年來最嚴重的野火襲擊,納帕更是首當其衝,造成超過90億美金的損失,44人死亡,而團隊在納帕暫居的房舍,也被野火燃成灰燼,前一刻還在歡慶收成的酒鄉,瞬間就成了災難現場。事實上,團隊在三年的拍攝期間,每年夏天,都在不同國家遇到破紀錄的高溫熱浪,團隊成員們曬得難受,戶外工作的農夫們更是辛苦。人類的生存環境日益險峻,可見一斑。

面對農村的各項議題與未來挑戰,永續似乎是所有人共同的答案。但這個答案其實也不新,在我們探索之旅的其中一站——印尼峇里島,就有一個古老的「蘇巴克」系統,千年來完整向人們詮釋何謂「永續」。「蘇巴克」是峇里島當地的農民組織,透過「蘇巴克」,他們一起開闢維護水圳,合作打造梯田,並透過調節水稻耕作時程與協調用水分配,防治病蟲害與維持高產量的生產,同時,更一同舉辦一整年十多個各類祭典。這套系統流傳至今,維持峇里島的社會系統、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使「天地人」三界之間,達到和諧的平衡。「蘇巴克」可以說是峇里島人面對生存挑戰,歷經千年反覆除錯(try and error),精煉而出的最佳解答。

我們造訪的十個農村,都有悠久的歷史,他們各項成就與平衡,都是付出了十年、百年甚至千年努力的成果。「農村的遠見」系列紀錄片在經過七年的籌備、四年半的拍攝與後製,擷取他們在歷史長河中的其中一小段,呈現給觀眾,希望能夠帶領觀眾與我們一起探索農村,擴大視野,對農村未來的發展有更多的想像。


《公共電視系列紀錄片》農 村 的 遠 見

The Eternal Farm Villages

A PTS’S PRODUTION

多數人都住在城市,但是沒多久之前,我們都來自農村。可惜的是,現代城市與鄉村已成為大相逕庭的兩個世界。有多少人了解現在的農村?又有多少人關心現代農村的艱難處境?農村不應該是都市開發的預備用地,更不是容納各種都市鄰避設施的垃圾桶。農村區域有其自主性、神聖性,是一個健全國家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現代農村並非與都市或現代生活完全隔離,在現代的科技與產業型態下,農村如何維持其歷史、產業、空間、文化、生態、景觀等特色,卻又與時俱進,已成為全世界政府極嚴肅的課題。

4_日本MOA_05_大仁農場麥田

《農村的遠見》「日本 MOA 自然農法」。圖片提供:公視

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 / The Eternal Farm Villages》系列紀錄片,將帶領觀眾走入世界各地的農村典範。製作團隊造訪了德國、荷蘭、美國、日本、印尼與臺灣數個國家。藉由這些國家的農村經典典範,啟發觀眾對自己農村更多的想像,並從這些心懷遠見的農民、居民與經營者打拼的故事中,看見農村永續發展的無限可能。

擁有30年紀錄片製作經驗的寶花團隊,耗時四年,透過第一手的材料、優美細膩的4K影像、溫馨的人物與劣勢突圍的故事,帶領觀眾重回我們心靈的故鄉。

公共電視「農村的遠見」系列播出資訊:

2018第一季首播|每週二22:00
12/04 印尼峇里島 「千年智慧蘇巴克」
12/11 德國懷楊鄉 「遠見懷楊」
12/18 荷蘭綠心 「綠色核心」
12/25 日本MOA 「自然農法」 
01/01 美國納帕河谷 「精緻農業」
「公視+」OTT平台 
4K中文版及HD英文版 同步上架,免費加入會員 全球收看:
http://bit.ly/ptsEternalFarmVillages
 
2019年 每週一集
1. 德國史瓦比谷─黃昏產業的日出
2. 日本豐岡市─與自然和諧共生
3. 荷蘭VENLO市─創新 科技 永續
4. 美國舊金山─有機生活美學
5. 台灣池上─永恆的米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