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法師見聞:印度「生物多樣性國際研討會」 一場農業永續的博覽會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法鼓山法師見聞:印度「生物多樣性國際研討會」 一場農業永續的博覽會

2018年12月07日
文:釋果祥(法鼓山副住持)
受范達娜.席娃博士之邀,果祥法師參加「生物多樣性國際研討會」,在這場另類的「赴西天取經」旅程中,看到錫金邦已全面有機化,朝全印度有機國目標前進。法師深感,全民大眾必須一起正視環保的重要性,並且從上端的政府立法,對維護生態多元性、地球永續更有影響力。

今年6月,國際知名印度籍的環境、農業倫理學家范達娜.席娃博士(Dr. Vandana Shiva),蒞臨法鼓文理學院演講時,我很幸運地受邀,參加10月4~6日的「生物多樣性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Congress 2018)。

果祥法師一行人參訪博士的拿當亞農場,左起為席娃博士、新加坡鄧洪斌、臺灣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新加坡林思嫻、席娃博士的姊姊暨助理米拉.席娃(Mira Shiva)醫師。(釋果祥提供)
果祥法師一行人參訪博士的拿當亞農場,左起為席娃博士、新加坡鄧洪斌、台灣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新加坡林思嫻、席娃博士的姊姊暨助理米拉.席娃(Mira Shiva)醫師。圖片來源:釋果祥

會議的推手席娃博士

研討會由印度森林研究學院(The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北阿坎德邦生物多樣性委員會暨科技委員會(Uttarakhand Biodiversity Board and Uttarakhand 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學和社會創新研究中心(Centre for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Social Action)、印度野生動物學院(Wildlife Institute of India)等聯合主辦,地點在印度北部達拉敦(Dehradun)歷史悠久且校園廣大的森林研究學院。此次會議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文明(Biodiversity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共有27場專題演講與研究報告,圍繞在生物多樣性、自然生態、食物,以及農林漁業等領域,而且會議全程只提供素食餐點。

會議的靈魂人物席娃博士,思路清晰、反應靈敏、口才文筆俱佳,最重要的是悲願深重,不僅在印度國內,在國際上也十分活躍,似乎永不疲厭,因此贏得極高的國際聲望,2010年《福布斯》雜誌(Forbes)將她列為全球七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她是積極促成這次活動的推手,從許多不同國家的與會者口中得知,包括我們此行的四個人,都是因為她的因緣而來的。

在開幕、閉幕典禮和會議進行的過程中,她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她的言語中常出現佛教意涵,例如:法食、正命,或是「人類的福祉與一切眾生息息相關」,「保護物種就是保護人權」等。

我對席娃博士最深刻的印象是,如佛經中所開示的,大乘修行者應該具備的悲智願行四大特德,在她身上展露無遺,因此她的感染力也就特別強烈。10月4日,我去見席娃博士和錫金邦(Sikkim State)首席部長巴旺.庫瑪.將林(Pawan Kumar Chamling)時,她看到我走近跟前,立刻歡喜地對部長說:「台灣的人也正在努力,使台灣有機化!」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她關心整個世界農業、整體環境,殷切期待改變。

大會別出心裁於講桌前吊掛了稻麥雜糧做裝飾,也提醒大眾正視糧食問題。(釋果祥提供)
大會別出心裁於講桌前吊掛了稻麥雜糧做裝飾,也提醒大眾正視糧食問題。圖片來源:釋果祥

希望喚起人類的覺醒

本次會議有來自世界二十多個國家的代表,七百多人與會,目的是希望透過彼此的交流互動,以及大會安排的活動,協助世界各國推動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和農業有機化。會場外,處處可見各式的海報,蔬果、種子、文宣展覽,以及販售相關書籍和農產品的攤位,猶如一場生態保育的博覽會。

會場外,處處可見各式的海報、文宣展覽,以及販售相關書籍和農產品的攤位,猶如一場生態保育的博覽會。(釋果祥提供)
會場外,處處可見各式的海報、文宣展覽,以及販售相關書籍和農產品的攤位,猶如一場生態保育的博覽會。圖片來源:釋果祥

這次發表的報告中,有人詳細地收集了包括喜馬拉雅山等,豐富多元的高山野生植物照片,他呼籲大家一起重視與保護這些在一般人眼中沒有價值、不具重要性的植物,很令人感動。還有一個發表人,想到現代人處處考慮經濟成本,於是畫了一張圖:一邊是一隻老鷹,一邊是一部全新的名牌車,並寫著:「一隻老鷹的價值,等於這部車!」據說以這樣的方式宣傳動物保育,連小朋友都印象深刻。

除了關心山地、平原等議題外,也有人特別指出:海是活的,人類的作為卻將它逼得瀕死,人類也招致無盡的災難。另有一位學者指出:印度古聖典《阿育吠陀》(Āyurveda)中記載,每一種植物都可能是良藥,人人都應該重視植物。這篇報告令我想起,在有人發現金雞樹可以提煉奎寧來治療瘧疾以前,一般人也不知道要重視、保護金雞樹,也許有許多治病效果奇佳的植物,因為人類的無知行為已經瀕絕,甚至滅絕了!

推動全印度成有機國

開幕式上,許多相關的政府官員與名人出席,共同點燈祝福大會圓滿成功。接著,由已經全面有機化的錫金邦首席部長巴旺.庫瑪.將林發表演說,以實際的農業政策與行動做為表率,並呼籲全世界一起加入地球生態與自然環境保護行列。

閉幕典禮時,會議所在地的北阿坎德邦首席部長粹曼德拉.辛.拉瓦(Trivendra Singh Rawat)在致詞中,也提到:「我們必須放下自我的貪婪,才能保護地球環境和一切生物。」與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所說的:「我們應以心靈環保實踐自然環保。」有相應之處。

會議第一天,大會便宣布了一個「物種多元有機的喜馬拉雅」(Biodiverse Organic Himalaya)的願景,聯合推動這項願景的有印度及其國際合作夥伴,包括:錫金邦政府、國際有機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ments)、國際再生協會、日本秀明自然農法協會,和未來世界委員會(World Future Council)等。他們以錫金邦政府推動有機農業已經達標的經驗,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將喜馬拉雅山麓還原成空氣清新、水源乾淨、土壤肥沃,以及物種豐富的淨土指日可待。大會表示「喜馬拉雅願景」,只是大願景的一小部分,預定於2047年印度獨立建國100週年時,實現全印度有機化(An Organic India)的目標,並且進一步影響全世界各個角落有機化。

我也從一位不丹年輕人卓那(Drona)的囗中得知,不丹現在的耕作面積中,有87%是有機栽培,不丹政府希望在2020年,將不丹完全轉型為有機國家。不丹的森林面積占全國面積的72%,加上合理的農業操作和生活方式,是全世界少有的負碳排放的國家,換句話說,不丹的環境從空氣中吸收回來的溫室氣體,比排出去的還多。

推動立法確保農業永續

席娃博士於1995年起,在印度各地成立了125個種子倉庫,保存了相當多印度本土的種子,到目前已經保存了四千多種稻米的種子,以及四千多種麥類、小米和其他穀物,以及蔬菜的種子。我們在10月5日參觀座落在達拉敦的「拿當亞生態多樣性農場」(Navdanya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Farm),這裡保存了735種稻米的種子。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之後,慷慨地贈送這些優良的種子,協助兩千多名尼泊爾農民,度過生活困境。

席娃博士在那拿當亞農場內的種子倉庫,這裡保存了735種稻米種子,和許多其他穀類、蔬菜等的種子。(釋果祥提供)
席娃博士在那拿當亞農場內的種子倉庫,這裡保存了735種稻米種子,和許多其他穀類、蔬菜等的種子。圖片來源:釋果祥

10月5日,拿當亞生態多樣性農場舉辦了一場「有機農夫會議」,有一百多位農夫參與。席娃博士蒞臨會場,鼓勵、指導他們。台灣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受邀,在會議中介紹台灣政府和民間推動有機農業的努力。他提到,台灣在5月通過的《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五條提到要「以發展有機國家為目標」;第六條提到各縣市政府要開發設置「有機農業促進區」。但是,我認為台灣濫用除草劑、化學農藥與肥料等問題,仍相當嚴重,值得台灣當局正視!

拿當亞生態多樣性農場舉辦「有機農夫會議」,有一百多位農夫與相關人士參與。(釋果祥提供)
拿當亞生態多樣性農場舉辦「有機農夫會議」,有一百多位農夫與相關人士參與。圖片來源:釋果祥

從主題演講及大會展示的攤位得知,印度的錫金邦政府在2003年宣布,要把全邦的農地轉型為有機種植,經過13年的努力,取得各方的共識之後,終於在2016年轉型成功,現在錫金邦內所有農地,完全不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因此獲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頒發的「未來政策」金奬(Future Policy Gold Award)。

錫金邦也在1997年禁用手提塑膠袋;2015年禁止燃燒農業廢棄物,以及放鞭炮;2016年禁止出售瓶裝水和發泡塑膠製品。這些作法在印度其他邦也逐漸實施中,我們在達拉敦一帶和其他地方活動前後九天裡,從沒看到有人手提塑膠袋,而且超市提供給客人的是薄布袋或不織布環保袋,這些都是值得世界各國學習的。

他山之石當參考

從印度回來之後,更驚覺台灣塑膠製品氾濫之嚴重,以及食物污染、農地破壞之嚴重,也都不在話下。然而,我最擔憂的台灣環境問題,是到處將綠地變成住宅區、工業區、科學園區等用地,台灣的空屋率早已是世界最高,這麼小的島嶼竟有這麼多的高樓大廈,想想五十年後,這些老舊建築物拆除下來的大量廢棄物和污染物,要丟到哪裡?我認為,政府必須十分謹慎地審查建築開發案的申請,民意代表更應嚴格監督此事。

衷心希望,台灣政府多多推廣環境保護措施,民眾也要從自身做起,在生活的各個層面考慮到對整體環境的保護,「人間淨土」才可能在台灣出現。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晚年對於環境問題相當關注,曾經一再強調:「環保的生活態度,及環保的生活方式,應該成為全民運動的必盡責任。」環境破壞與氣候異常的情況,已經如此嚴重,更是全民積極覺醒,必須大幅改變的時候了!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 本文原刊載於2018年12月號《人生雜誌》4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