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氣候危機四伏、以淨零碳排為理想的時代,一個每年碳污染都穩定增加的高度發達國家──澳洲,顯得相當老派。氣候之家(CHN)環境記者Karl Mathiesen盤點澳洲最近的環境政策,帶領讀者理解澳洲出了哪些狀況。
澳洲透過變現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躲掉近幾十年的經濟不確定性。出口鐵礦、煤炭和天然氣推動了亞洲的工業化,讓澳洲經濟28年來無衰退,創下富裕國家的紀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資料顯示,澳洲平均每個成年人的財富是全世界最高的。
極端富裕並未讓澳洲比較願意投資能源轉型。事實上,它拒絕提高其排放目標,對其太平洋上的鄰國態度冷淡,即使法國、英國和其他國家都加入提供資金協助貧窮國家因應暖化影響的行列,澳洲表示不會再跟進。它的國內政策倒退,2014年澳洲碳價制度終止後,碳排逐年上升至今。
「富裕」並沒有讓澳洲選民比較勇敢。氣候危機已經來到新境界-30日澳洲政府表示,大堡礁的前景「非常糟糕」,如果被列入「瀕危世界襲產名錄」,可能會讓國家蒙羞。但薪資成長緩慢、生活成本高昂等問題在選民心目中還是比環境更重要,這是所有澳洲政客的主要政治功課。
現在澳洲人擔心中國貿易紛爭和成長放緩可能會拖累澳洲的經濟隨之倒退。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不希望經濟連續成長紀錄在他任內被破壞,但這個可能性越來越高了。
澳洲沿岸的資源最近成了賺錢主力。全世界大型新建設紛紛展開的背景下,該國最近成為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2015年出口排全球第十,去年超過卡達成為全球第一。石油和天然氣生產時逸散的碳排目前佔澳洲碳排6%,也是澳洲碳排放量仍在上升的主要原因。
澳洲政府對氣候問題敷衍的態度令人難以信服。它打算沿用「京都議定書」時期所減少的碳額來應付巴黎協定的自主排放目標。澳洲似乎是唯一沒有取消這些額度的國家,紐西蘭批評這麼做違反了巴黎協定的精神。
同時,能源和減排部長泰勒(Angus Taylor)表示,用出口天然氣取代煤炭,每年可減少1.5億噸全球碳排放量。即便這是真的(事實上這個數字有爭議),若用相同邏輯去計算全球第一的澳洲煤炭出口量的影響,澳洲研究所(Australia Institute)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燃燒澳洲出口的化石燃料產生的潛在二氧化碳是國內排放量的兩倍多,高達11億噸,絕大部分來自煤炭。
參考資料
- 氣候之家(2019年8月30日),Climate Weekly: What went wrong in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