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土規劃的挑戰:強化人文涵養 尊重原住民傳統領域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當前國土規劃的挑戰:強化人文涵養 尊重原住民傳統領域

2007年04月30日
本報2007年4月30日台北訊,駱書玉、孫秀如報導

在國土規劃與開發利用上,最近常見的爭議包括中科開發、內湖慈濟開發、台塑大煉鋼廠等等,而資源保育與原住民永續利用的爭議與規模不等的衝突,也實有所聞。422地球日當天,在台北NGO會館舉行的「全國NGOs環境會議」上,學者與民間針對國土規劃的問題做了一翻討論,主要針對「人文涵養」、原住民共管等問題做探討。

「台灣的國土規劃到底在挑戰什麼?」來自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的廖本全副教授,在環境會議的「從國土規劃看台灣環境保護運動」演講中,分享實際參與的慈濟案經驗,深入淺出分析台灣國土規劃的種種問題。廖本全與到場聆聽的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召集人林聖崇,均鼓勵民眾透過運動的過程,認識議題,創造正面力量,實際改變社會。

人文涵養與公民參與

廖本全首先簡介台灣的生態環境,認為「台灣島根本就是一座水庫」,不容不當開發的破壞。在台灣的國土計畫體系與程序裡,環境運動所要面臨的問題,除了不夠健全的民眾參與,還包括可能包括都委會在內的規劃者。「城門城門雞蛋糕,三十六把刀。」廖本全幽默的以俗諺形容傳統的規劃者,雖有科學理性的訓練,但缺乏足夠的人文涵養,當面臨人民與環境時,往往「走進城門划一跤」。

為解釋都市土地規劃案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衝突,廖本全以近來深入參與的慈濟開發案為例,透過豐富的圖照片、表格、會議記錄等資料,完整呈現此案的來龍去脈。慈濟的基地是集斷層、礦坑、湖區等眾多敏感因素的環境敏感地,深具保護區價值,卻不敵推展「慈濟志業」來得重要。廖本全感慨的說,參與過程中他看到一個「人定勝天」集團的出現,以及被扭曲的都市計畫委員會。他憂心慈濟案不會是個案,市府若同意個案變更,將瓦解臺北市山坡地的保護區政策。

中科案的開發,則是非都市土地開發利用的惡例。令人非議的區位選擇與決議過程,已使后里從優質生活區變成惡質淪陷區。廖本全不禁質疑,政府所放送的究竟是大溫暖,抑或是大崩壞。「當一條蛇只能靠吃自己的尾巴維生,又有什麼可活呢?」

當爆滿的聽眾好奇廖本全參與環境運動的成敗,廖笑稱「尚未成功過」,但其中的過程與力量,正促使社會產生改變。到場聆聽的台灣綠色和平組織召集人林聖崇,亦鼓勵民眾不論何種背景出身,皆可在環境議題中找到深入追蹤的面向。民眾不妨多參加環評委員會或區域計畫委員會,其中的水資源與棄土問題,絕對值得留意。亦可透過當紅的YouTube或公視新成立的平台,進一步傳達相關資訊,讓環境運動發揮更大影響力。

尊重原住民傳統領域

在另一場專題報告中,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監事「拔尚」(蕭世暉),則以原住民觀點指出國土規劃的問題。

拔尚以一張泰雅族原住民心目中的台灣全圖開始說起,在這份手繪圖中,台灣的正中央為一棵大樹,四周是高山與溪流,其內還住了部落居民和飛禽走獸,這就是原住民心中的台灣,但也是和現況差距最大的模樣。拔尚表示,在原住民的觀點下,土地並沒有「開發」區與「保育」區的分別,他們的土地規劃就是在敬畏大自然的前提下,以部落生活共同體為單位來順應土地的律動,並依循文化傳習裡的經驗法則來進行規劃與修正。這和漢人所慣用的分區使用管理的規劃方式完全不同,也是兩者產生衝突的原因,造成原住民族的日常生活空間,成了其它民族所圈護並嚴格限制使用用途的「保育區」,剝奪其天賦的自然主權與傳統生活領域空間發展的規劃權利。

拔尚並以原住民族部落分佈與擴散的圖表,來說明原住民族與現今政府在土地分區概念上的不同。以泰雅族為例,他們是沿著河川流域來建立各部落領域範圍,以守護河川流域為原則,但在漢人的眼中,不再有流域的概念,土地分區與價值乃是以公路交通網為主,河川是生是死,不再是重點。目前台灣的國土規劃仍在「超限利用」的基礎上,進行著「規劃」與「管理」,把台灣的土地視為「人造」的生活工廠,從梨山與福壽山農場的高空鳥瞰照片,即可感受到人為力量的無知與可怕。

拔尚建議政府需學習加拿大政府的作法,與原住民展開長期的協商機制,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第二十條」的精神,「承認原住民族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將屬於原住民族的土地交還其管理,這樣台灣未來的國土規劃才能真正顧及永續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