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廢擾外島海岸 立委要求海委會協商處理辦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國海廢擾外島海岸 立委要求海委會協商處理辦法

2019年10月13日
轉載自農傳媒;文:莊曉萍;首圖提供:O2 Lab海漂實驗室(僅供示意)

近年海洋污染議題備受關注,不只是陸上垃圾會進入海洋,漁業廢棄物也會隨著洋流造訪鄰國,9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中,就有委員針對中國廢棄物隨海流進入金門境內一事,要求海委會應協助地方政府與中方協商處理辦法。海洋委員會表示,海廢議題不只是單一區域的問題,需要不同國家攜手解決,過去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中就有與中國、印尼等國家共同討論,近期中國將辦理海洋廢棄物的工作坊,會把台灣的情況帶過去討論。

海洋委員會9日協同旗下海洋保育署、海巡署及海洋研究院等單位到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立委黃昭順質詢指出,金門縣沿海深受到中國漂流物所害,過去環保署都會協助金門縣政府與中方協調海洋廢棄物處理事宜,質疑海委會接手業務後並未積極協助地方政府。海委會主任委員李仲威回應,並沒有把處理海廢的責任全部交給地方政府,海委會已投入經費補助地方政府清理覆網等淨海措施,在跨國合作上,如APEC漁業工作小組會議,也積極與中方協調處理垃圾。

另外,立委鄭秀玲也對海委會處理海廢工作進程表達關心,日、韓等國都已制定法規處理海洋廢棄物,部分垃圾的回收處理率甚至可達8成以上,但台灣連監測機制、海岸污染標準都沒有,垃圾回收處理的進程似乎也較其他國家慢。對此,李仲威回應,海委會除了守護海域安全,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維護海洋生態,在海漂垃圾的處理上,等海洋基本法草案通過後,會在子法《海洋保育法》、《海洋污染防治法》中具體規定工作事項,也會積極與環保署、民間團體等單位合作辦理。

李仲威補充,其實國內企業有將廢棄漁網再利用的技術,不過國內廢棄漁網量並不足以支持企業為此開闢生產線,「開了生產線,可能3個月就沒有料,如何穩定物料來源是再利用的重點。」因此,海委會也考慮在APEC等跨國會議的工作小組中,與東南亞國家合作解決漁業廢棄物問題,可運回國內一起處理,以改善有技術、卻沒有物料的困境。

針對台灣海岸受到中國海漂垃圾侵擾問題,海洋保育署署長黃向文會後受訪表示,海洋廢棄物已經是國際公認的重要議題,台灣的海廢也並非只有來自中國,這個議題只靠一個國家是沒辦法處理的,需要仰賴跨國合作,像是韓國近期就召開海洋廢棄物的國際工作坊,年底中國也有海洋廢棄物的工作坊,屆時會把台灣的情況帶過去討論。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農傳媒》。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

作者

農傳媒

農傳媒是由財團法人豐年社所成立,以「與農共聲、與食俱進、與環境共享」為宗旨,關注農業各個面向的專業網路資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