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品牌里仁2016年開始以通路的角色進行減塑,三年多來已與40間上下游廠商合作,改良店內生鮮、織品、用品、食品四大類共186項商品的包裝設計,每年減少833萬多件塑膠垃圾,同時店內的蔬果也改用100%生物可分解塑膠包裝。
里仁行銷經理陳美慈說,雖然台灣目前仍沒有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回收系統,但里仁透過全台門市自己來做,教育消費者把生物可分解塑膠袋送回分店回收,兩年多來回收率已經從1%成長到12%,每年回收超過40萬個生分解塑膠袋,除了送去專屬堆肥場分解,近期也與茶改場的研究團隊合作,將使用過的塑膠袋轉廢為材,變成生物可分解的農業用育苗杯,落實循環經濟。
里仁以通路身分帶動產業鏈減塑 總經理:共享經驗與成果希望大家一起來做
里仁總經理李妙玲表示,通路業者是串連供應鏈與消費者的重要關鍵,「我們不敢說里仁做的多好,但我們確實有用心做。」他表示,看到許多業者想要投入減塑行列,里仁願意分享自身面對的挑戰與經驗,與大家攜手改善環境。
李妙玲指出,減塑的概念大家都認同,聽起來很像只要把塑膠袋拿掉就好,「但依照目前的商業模式與消費行為,減塑將會影響到商品保存、運輸、食品安全等多樣化的問題。」他表示,里仁的減塑從織品開始,「毛巾、衣物不像食品會腐壞,想說會比較容易。」但是他們發現,請廠商把塑膠袋拿掉以後會有髒污、雨天運送也會潮濕,陳列與清點都會增加人力成本,「但是在廠商的協助下,部分改為紙包裝,襪子的塑膠掛勾也變成紙卡、棉線。」
「當時做了第一個認為最簡單的,結果發現那麼多麻煩,但是我們沒有卻步。」李妙玲表示,里仁創辦人說過,「雖然碰到很多的困難,但如果是該做的事,就要繼續走下去。」因此里仁進一步改變肥皂、清潔劑包裝,減少瓶罐用量,「食品方面把塑膠瓶改為金屬罐、玻璃罐,塑膠包裝改成紙質包裝。」他坦言,每一樣商品都有不同的難處,「沒有了塑膠包裝,運輸過程可能就會碰壞掉,或者是和空氣接觸造成變質。」
李妙玲認為,這些挑戰透過上下游的持續溝通,都能夠被解決,「像是我們把八寶粥上面的塑膠蓋和湯匙拿掉,廠商需要調整生產線,門市人員要改變陳列方式,消費者也會覺得不方便,但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問題。」他說,經過了思考與溝通,廠商不僅是把給里仁的商品減塑,更可能連給其他通路的商品都一起改變,「而消費者也多了一個選擇,不一定要使用上面那個塑膠湯匙,或許就能減少產生塑膠垃圾。」
生分解塑膠袋自己回收做堆肥 下一步合作茶改場再製育苗杯落實循環經濟
此外,在最困難的生鮮蔬果上面,里仁也嘗試過裸賣,但是陳美慈說,裸賣會有許多問題,「標示不清會違反法規,運送過程容易碰損、暴露腐敗導致賣相不佳與食安的衛生疑慮等,更造成嚴重的食物浪費。」他說,既然仍需要包裝,里仁決定研發可分解的材料,首先挑選有獲得國際可分解認證的廠商,「我們也把塑膠袋實際送到推肥廠去實驗,確保三個月後可以 100%分解為二氧化碳跟水,並且無污染殘留後才決定全面替換。」
可分解塑膠必須要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才會分解,又稱為可堆肥塑膠,暴露在陽光下或海域中都無法完全分解,里仁雖然換了可分解的塑膠袋,然而,台灣目前並沒有像是歐美國家,有針對可分解塑膠的回收系統,因此塑膠袋仍被混入一般垃圾焚燒或掩埋,雖然不含有重金屬與戴奧辛,但是仍會成為塑膠垃圾問題。
「我們決定自己著手來做回收,把這個斷裂的循環補上。」陳美慈說,這必須改變消費者的行為,「他們使用完以後把標籤和膠帶撕除,帶回到里仁的門市做回收,由我們自己送去堆肥分解。」他表示,起先回收率僅有1%,但經過將近兩年的溝通目前回收率已經達到12%,「我們並非專門的回收業者,但我們希望能讓業界與政府知道這個模式是可行的。」
里仁每年使用350萬個生物可分解塑膠袋,超過40萬個塑膠袋順利被送入堆肥場處理,然而回收場域有限,為了提高處理量能,茶改場蔡憲宗博士研究團隊與璟富公司嘗試將生物可分解袋再製成「可堆肥育苗杯」,把生物可分解塑膠袋回收造成塑膠粒料後,再製成可分解的育苗杯,可以用來種樹養樹,不僅減少處理時間,也提高了回收的價值與管道。
里仁也把與供應商溝通的過程拍成影片,生展生技公司就說,為了達到減塑的目標重新設計包裝,「找了不同的廠商提案,評比了十多個包裝盒,最後發現不僅不會增加成本,也更加便利美觀,我們突破了自己的框架,也符合通路企業與消費者的期待,同時替環境盡一分心力。」他說,塑膠垃圾可能在全球造成一百萬隻鳥類的死亡,「如果那是一百萬個人,會有多麼殘忍,我們怎麼可能貪圖方便去使用塑膠。」他表示,環境是大家共同擁有的,人類落實減塑的環保目標,最終受益的也會是人類自己。
李妙玲就說,通路門市企業如果沒有這樣的意識、廠商就不會改變,消費者也沒有更好選擇,里仁再減塑改革的路上擔負供應鏈與消費者之間的關鍵橋療,「而我們也必須向消費者與供應鏈深深致謝。」他表示,因為有上下游的合作與溝通,讓減塑得以實踐,「因為有廠商以及消費者的協助,讓里仁可以堅定地繼續走下去。」他希望,更多企業可以共同來做減塑的改革,政府也能提出更多措施讓民間機構也可以跟上,大家共同為環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