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4日
摘錄自2019年11月3日中國時報竹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太陽能是台灣最大的綠電來源,工研院為促進國內太陽能產業發展,2日公布研發太陽能回收、設計、測試、發電及儲能系統等5項關鍵技術,其中「易拆解太陽光電模組循環新設計」不僅提升發電量,且能提供更潔淨的再生能源。
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賴秋助指出,傳統太陽能板組件使用壽命約20年,為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爆量廢棄問題,工研院開發「太陽能模組資源化技術」,將廢棄太陽能板回收再利用,已和20多家廠商合作成立「太陽能模組資源化產業聯盟」,搶攻國際市場。
賴秋助並說,傳統太陽能板不能拆解,透過「太陽能模組資源化技術」從廢棄端粉碎找出玻璃、銀及矽晶片等材料的回收價值,而新型的「易拆解太陽光電模組循環新設計」,是從製造端將太陽能板導入新材料與新結構設計,發電較傳統增加2%。明年將由經濟部技術處支持擴大關鍵材料試量產規模,加速推動易拆解新模組商業化,讓太陽能板達到近封閉循環技術利用,提供更潔淨的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