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海上作業更安全,漁業署徵求「平日穿著舒適、落水能快速充氣」的救生衣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讓海上作業更安全,漁業署徵求「平日穿著舒適、落水能快速充氣」的救生衣

2019年12月15日
轉載自上下游;文:林怡均
漁民、漁工出海與天搏命,救生衣是必備需求,若遇上天氣不穩甚至不慎落海,身著救生衣能提高獲救機率,但市面上多為厚重不利作業的「助浮式救生衣」,大多數漁民工作時均不會穿著,若是較輕便的充氣式多為進口且價格高昂。
為設計更適合海上作業的救生衣,漁業署徵求民間機構、企業或團隊,提供輕便、平時穿著舒適、落水時能快速充氣、提供浮力的救生衣樣本,或願意協助漁業署開發,做為未來採購參考。

目前漁民漁工作業時幾乎未著救生衣。圖片來源:上下游資料照

目前救生衣僅落海才穿,需更輕便快速充氣款式

目前市面上常見救生衣有兩種類型,分別為助浮式及充氣式。現行漁船上配置的救生衣大多為助浮式,內含材質為泡棉類,體積龐大而笨重,不利於海上作業。充氣式體積較小、輕便,落水後可在短時間內產生浮力,但價格較高,且落水充氣後、超過一年未使用,必須再換氣瓶,且較容易破損。

「漁工要穿的時候常常都來不及了。」漁業署漁政組長施俊毅表示,充氣式救生衣在落水時,一拉插銷便可自動充氣,但由於價格昂貴,船東多選購價格便宜的助浮式救生衣,但因為厚重不利作業,漁工平常不會穿,只有遇到沉船才會穿,而屆時已經來不及了。

施說明,國內有生產充氣式救生衣,但穿起來並不舒適,甚至會有燥熱感,希望民間企業、研發機構等研發輕便、舒適材質,能讓漁工在海上作業時也願意穿,落水能快速充氣的樣衣,船東若擔心價格,以後也不排除以補助去鼓勵採購。


非充氣式救生衣。圖片來源:漁業署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救生衣再貴都不比人命珍貴

曾在今年八月向吳尊賢基金會徵求到40件自動充氣式救生衣,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表示,現有的救生衣大多為填充式,由於不方便海上作業,大部分漁工平時工作根本不會穿在身上,救生衣都放在船上,甚至有的船東會禁止漁工穿救生衣,怕影響工作。

她進一步說明,漁工真正要去找、穿救生衣的時刻,都是已經快要沉船、落水時,更多的時候是根本沒有穿就在海上作業,海上來了大浪或暗流就被捲走,若有救生衣可以延長在海上停留時間,以利救援。

「再高的價錢都不比人命珍貴。」她認為,工會現在有40件充氣式救生衣提供給漁民,所有船東都應該提供給安全又輕便的救生衣,市上現有救生衣中方便作業又安全的是充氣式,多為進口且昂貴,現行最務實做法是,不求最貴,但至少可以買低一點規格又安全的款式。

而至於漁業署是否應該補貼船東添購救生衣,她持反對意見,原因在於補貼來自全民納稅錢,而漁業屬於個別事業體,提供員工基本配備是應該的,不應全民買單。


李麗華示範著裝完成的充氣式救生衣。圖片來源: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

業者:特製款關鍵在於最外層及氣囊保護膜材料,但須有市場

市售助浮式及充氣式救生衣,價格差異相當大,助浮式救生衣單價落在千元以內,充氣式救生衣單價動輒三、四千,甚至破萬。但據國內製作救生衣廠商表示,充氣式也並非100%保證安全,由於容易勾破,會在漁工作業時造成危險。

該廠商負責人說明,即便是經費相對充裕的單位,也無法給每位人員發一件充氣式救生衣,都是輪流穿,但在八、九年前,曾有作業人員穿著時洩氣、漏氣,並未告知下一人,也沒充氣,導致下一位使用者落海時,救生衣沒有發揮作用。

「漁工的要特別設計,國內技術沒問題,但誰買呢?」他表示,漁工要做粗重工作,要輕便又堅固的充氣式救生衣,主要是最外層及內層氣囊的外保護膜要特別選材,但研發救生衣必須花上一段時間,而業者最怕做出來沒人要買。

「我以前也曾幫別人特別做過一批助浮式的,結果最後對方不買,就有四五百件沒出貨!」該廠商以自身經驗說明。他認為要開發並不困難,但前提要有訂單,並保證收購,業者才會有意願製作。

※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上下游》。不適用CC共創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