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
摘錄自2019年12月16日聯合新聞網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高雄大樹區青年張立坤不忍見一生為有機農業奮戰的父親日漸老邁,決定返鄉務農,協助家業。他和哥哥張峰誌一個種菜,一個種蕃茄,兄弟努力多年,站穩有機蔬食市場,更發現農地因為不使用化肥及農藥獲得善待,周遭環境生態變得更好,常有蚱蜢等昆蟲現蹤,饒富田園野趣。
張立坤的父親張肇基早年從事水產養殖,是高雄大樹區養蝦先驅,後來有機蔬食觀念萌芽,轉而投入有機農業,希望讓親友吃出健康,原本的養蝦池經土質改良認證,變成有機農地,種出的蔬果獲得「主婦聯盟」青睞,成為供應大宗。
而在大學受過專業訓練的張立坤,除汲取父母的經驗,導入更多的農技知識,進而減低經營風險,目前他的農地即採用不同物種輪作的概念維持地利,讓土地不必因為休耕,少了收成。也專攻耕作周期較短的葉菜,避免天候等風險,並導技新技術,加快育苗速度,讓上市貨源能維持充足。
從事有機農業,人力成本偏高,不過張立坤最感得意的是,他們全家因為友善大地,讓大坑地區更添生物多樣性。他說,父親把這塊土地培養的這麼好,他更有責任維持土的完整性,現在每一年常可以見到一些前所未見的生物進駐,與有機蔬果形成一個良性的生物鍊,可以更減少用菌、用藥,他認為這是對於大地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