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農的家「彩虹餐廳」倡有機慢食 主理人賴勇宇:台灣人忙到沒有好好吃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綠農的家「彩虹餐廳」倡有機慢食 主理人賴勇宇:台灣人忙到沒有好好吃飯

2024年01月0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 台北、屏東報導

12月4日,Kevin賴勇宇帶着十多位中年客人從台北遠道至屏東綠農的家「彩虹餐廳」,客人一下就瞄準左側販售有機農產品的角落——這邊買了幾瓶蜜糖,那邊想買鹽和酒。綠農的家創辦人洪輝祥從台北反空污的抗議活動中趕回來,跟Kevin一起介紹餐廳和有機農業。

2024年1月,彩虹餐廳第二次開業,今次洪輝祥退居幕後,找了Kevin來當主理人。Kevin生意人出身,48歲才成為風土料理廚師,一次在書法家朋友口中認識了洪輝祥,二人一拍即合。Kevin看到台灣人的步伐越來越快,卻忘記停下腳步欣賞身處的土地孕育著優質食材,忽略了農業的價值。他在策劃屏東深度旅遊團,帶城市的客人認識生態和有機農業,彩虹餐廳是他的其中一站。

三天屏東深度遊的第一站是在綠農的家,洪輝祥(左)帶客人遊覽完附近的台糖縣民公園後,終於可以回到彩虹餐廳好好坐下來跟Kevin(右)用餐。攝影︰袁慧妍

從科技業走到餐飲業

2023年末,Kevin與小幫手華玉,以及在地社區婦女忙著把綠農的家「彩虹餐廳」外的草地整理乾淨,草地可以招待客人野宴。在最初整理餐廳時,Kevin放手讓小幫手們去打理,但她們都是新手,非常緊張,忙得「快掛了」。Kevin覺得經營有機餐廳不是這樣,「你這怎麼叫有機呢?你自己的生命都不有機,你做什麼有機(餐飲)?」

重視健康的Kevin,在成為廚師之前,曾與廚房風馬牛不相及。他從事科技業,最後一份工作在一家德國科技公司當總經理,從事模具及零配件製造、加工技術,在汽車、醫療、航太工業產業都有應用。

「為什麼要離開?做了20多年,我想活久一點,很辛苦。」不斷出差的過往,一直為工作打拼的自己,他也在行業裡培育新人,卻從中看到不少城鄉差異。2015年,他到台東協助偏鄉教育,想把國外先進技術引進培育當地年輕人,讓台灣工業、工藝技術在國際闖出一片天。

可是兩年多後,新一批學生快畢業,他卻對台灣產業越覺失望——那些年,台灣不少產業遷移到中國大陸,年輕人要在台北或偏鄉找到高端科技工作,還是一點也不容易,畢業即失業。帶着這份看見現實的失望,加上身體出了問題,2017年他決定離開科技業,讓身心好好休息。

Kevin在北投經營咖啡店兼私房菜,他笑言沒花錢在店裡的裝潢,成本都花在食材上。這家毫不起眼的店,賣的套餐可達每個5000元。攝影︰袁慧妍

台灣人沒有時間坐下來好好吃飯

上天關了一道門,就開了一扇窗。休養3個月,他朋友在北投唭哩岸投資的咖啡店要結束營業,把咖啡機和設備送給Kevin。Kevin閒著便承租這間店,當作自己的工作室,有次鄰居經過,詢問咖啡店為何不賣餐?於是他開始學做餐飲。

Kevin記得,他在台東策劃偏鄉教育培養生態廚師計畫時,土地教育的老師帶着幾個人上山採野菜做料理,「對我是非常大的impact,原來台灣土地有這麼多好的東西,我們從沒注意。」這個體驗,也成就了他的現在與未來。

他花半年時間在咖啡店裡「做實驗」,食材最初來自花蓮和台東,有客人來,就請對方試吃。「台灣很流行無菜單料理」,店就這樣經營下來。

以前在科技業,「每天吃便當,因為沒空,沒時間吃飯」,汲汲營營20多年,他覺得台灣人的生活方式需要改變,「你預約來我這邊,條件是你要有3個小時坐下來吃飯,我不希望你匆匆忙忙吃完就走。」過去他開拓的是科技產業,現在他開拓的「慢食」是一種生活產業。「我們每天很快的工作,都忘記了要怎麼生活。」Kevin說。

在咖啡店裡,Kevin端出一碗蟲草花雞湯給記者試吃,食材都是來自有機農場。攝影︰袁慧妍

把消費者從餐桌帶回產地

一般餐廳要拚翻桌率才能賺錢,「我是完全不翻桌」,結果到他那裡的客人,幾乎都是超過60歲的、退休的,在COVID-19前,他接待過2、3萬個客人,最忙的時間要預約到三個月後。跟洪輝祥一樣,Kevin也不靠打廣告做行銷,他賣的是口碑和愉快的餐飲經驗。

「台灣人要CP值高,要便宜,所以吃了很多化學的東西。如果你賣得貴,那一定是漂亮裝潢、有個有名的Chef,人家才會花錢。」但這是台灣餐飲的唯一出路嗎?Kevin不這麼想。他的咖啡店座落在台北一個市場內,旁邊是一家超市,還有兩三家小攤販賣日常衣服的店,裝潢毫不起眼。店裡賣的有較便宜的簡餐,也有台灣出產的鮑魚、魚子醬、松露,套餐售500元至5000元。別家餐廳食材占成本三成,他的就占六成。

這是第一個階段,從產地到餐桌。但第二個階段才是Kevin的真正目的——把消費者從餐桌帶回產地。

綠農的家「彩虹餐廳」外有一個烤窯,客人可在餐廳學習製作現烤薄餅,Kevin也用烤窯來烤魚。攝影︰袁慧妍

事實上,彩虹餐廳也是Kevin和洪輝祥的一個實驗。他們覺得要生存下來,先要找到對的客人和生意模式,例如平日賣平價餐點,請在地婦女來當廚師,把家裡拿手好菜變成餐廳料理,也跟客人聊天,把自己的故事、在地環境跟客人分享;假日可變成生態團、深度遊的其中一站,把城市的客人帶進屏東。

「洪老師的理念我們都知道,但怎樣去支援他,不要讓他一個人揹得這麼辛苦。現實問題是,你要先找到對的客人。」這樣拉上補下的經營模式,大家摸著石頭過河。

Kevin(綠衣)與洪輝祥(黑衣)向客人介紹彩虹餐廳的理念。攝影︰袁慧妍

回到老問題,有時間認識台灣本土有機農業的人,都是達官貴人、退休人士嗎?

「我的團沒有開很多,都在測試太理想化的東西市場接不接受。洪老師虧了很多錢,他的教訓就是不要再跟消費者說教。」外面的餐飲業都很懂包裝,但Kevin認為,純講故事不如真正實踐有機農業的理念,客人才會感受到生活的意義。有位住天母的客人還對Kevin建議,要多把洪輝祥的理念和食材推廣,讓餐廳和綠農的家可以好好生存下去。「洪老師有的是理念,現在缺的是marketing。」天母的客人說。

在餐廳的右方,掛了一幅山與農地為背景、寫上「追求永續台灣」的活動橫幅,本來洪輝祥還擔心客人會不喜歡,拍照時會太政治化。結果這些南下旅遊的台北客人,毫不介意在這六個字前面拍照留念,把照片和體驗帶回台北。

所有的失敗與成功,都是從實驗和堅持開始。

彩虹餐廳重新開業前一個月,外面空地已打掃得七七八八,有機木瓜在樹上待熟,一切準備就緒。攝影︰袁慧妍

作者

袁慧妍

喜歡上山下海。從山山水水裡看見別人,也看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