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斗科植物的守護人 賴金田在台東山林打造植物教室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殼斗科植物的守護人 賴金田在台東山林打造植物教室

2020年02月03日
公視記者 郭志榮 賴冠丞

像是穿著舞衣的捲斗櫟、有如戴著毛帽的青剛櫟、充滿尖刺的火燒栲,一顆顆不同種類的殼斗科植物種子,外型特殊美麗,吸引目光。台灣約有四十多種殼斗科植物,但是在氣候變遷、棲地減少,以及過度採集的影響下,面臨生存問題。一群人展開守護工作,希望讓種子長成大樹,豐富山林的美麗生態。


台灣約有四十多種殼斗科植物,但是在氣候變遷、棲地減少和過度採集影響下,面臨生存問題。

台東縣長濱鄉竹湖山區,有一片青綠的山頭,是農夫賴金田的故鄉, 1985年退伍後,他回到山上開起農場,但是並不容易,接連遇上很多麻煩。

賴金田的太太許美菊,也是位愛山的人,婚前擔任護理人員,婚後回到山上,夫妻一同打拼。農場保留大面積原始山林,交雜種植多樣化果樹,運用自然地利和生物防治的友善耕作方式,維護一個人類與動物共生的環境。

透過農場導覽活動、經營生態民宿及提供自然餐飲,夫妻倆辛苦維持農場經濟。但是賴金田又有新的心願,想讓農場成為台灣殼斗科植物的保育山林。


夫妻倆辛苦維持農場經濟,現在賴金田的新心願,是讓農場成為殼斗科植物的保育山林。

全球殼斗科植物約有八百多種,台灣就有四十多種,分布在中低海拔山林。殼斗科與樟科形成的樟櫟群叢,提供動物食物,成為台灣山林的重要生態。過去也有人為利用,堅實的樹幹,是很好的木料。

南投的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有著許多殼斗科植物,豐富的林相,每到開花季節,提供多樣化蜂蜜的來源。王智聰是南投蜂農,過去參訪國外森林養蜂,回國配合政府的林下經濟政策,在蓮華池進行各種養蜂實驗,獲得品質優良的森林蜜。森林四季開花,蜜源豐富,相對地,蜜蜂也有助花朵授粉,有利殼斗科植物的繁衍。


森林四季開花,蜜源豐富,相對地,蜜蜂也有助花朵授粉,有利殼斗科植物的繁衍。

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主任許原瑞,針對蓮華池有許多殼斗科植物,希望建造一個櫟原,作為保種基地。而採集種子,也成為重要工作。

賴金田協助查驗一批撿拾回來的落地種子,成熟率相當低,無法育種。過去為了採集樹上種子,鋸下整段樹幹,或用高枝剪剪枝,都有破壞生態和準確率不高的疑慮。另一個問題,就是殼斗科植物種子太過美麗,成為收藏者喜愛,還有網路販售,造成氾濫撿拾採集。

為了收集樹上種子,提高育種率,賴金田協助台東林管處、蓮華池研究中心等單位,攀樹採集。多年山區生活,他練就一身爬樹好本領,帶著安全索,一下子就爬上樹冠層,開始做套網工作。種子成熟後,再依照約定數量交給政府單位。


為了收集樹上種子,提高育種率,賴金田協助台東林管處、蓮華池研究中心等單位,攀樹採集。

賴金田的山林農場,原本就有殼斗科植物,協助採種後,獲得更多種類。他打造了一個植物教室,介紹給來到農場的朋友認識。


賴金田打造植物教室,介紹給來到農場的朋友認識。

殼斗科種子都有厚實的外殼,人工育種程序,必須先去除外殼,取到可以種植的種子,放入苗床育種,等待發芽,移種到土裡,等到長成枝幹,再種到山林。


取出殼斗科種子放入苗床育種,等待發芽,移種到土裡,等到長成枝幹,再種到山林。

從記錄、養蜂、採集到保育,美麗種子的背後,有著守護人的溫暖心意,讓台灣森林重要的殼斗科植物,更加茁壯的繁衍下去,養育萬物,豐富生態。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殼斗科植物的守護人】

02/03(一) 22:00首播
02/08(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