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蝙蝠及保育團體呼籲 防疫應以正確資訊為基礎
吳教授所參與的跨國研究論文[1]指出在東亞摺翅蝠洞穴中的蝙蝠糞便僅驗出一種腦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EMCV)。儘管該研究試圖檢驗蝙蝠糞便是否含有各式不同的病毒,最終僅驗出一種病毒,就是腦心肌炎病毒。因此,該論文並未指稱台灣東亞摺翅蝠的糞便中帶有多種病毒。
許多種哺乳動物和鳥類[2]都可能攜帶腦心肌炎病毒。腦心肌炎病毒不是冠狀病毒,而是屬於完全不同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主要會引起家豬的腦心肌炎和生殖系統疾病。雖然多種哺乳動物甚至鳥類都可能攜帶該病毒,但豬最易感染[3]。值得注意的是,腦心肌炎並不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
截至目前,並無足夠的科學證據顯示伊波拉病毒感染(Ebola virus disease)、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與蝙蝠直接有關。雖然過去曾陸續在多種蝙蝠身上找到與 SARS 病毒類似之冠狀病毒,但都非真正的 SARS 病毒。SARS 目前僅知可透過白鼻心傳染給人,伊波拉病毒未曾在蝙蝠身上得到證實,中東呼吸症候群則是來自駱駝,且由其傳染人類[4]。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否有中間宿主及如何感染人類都不清楚,而且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是蝙蝠導致新冠肺炎的發生[5]。日前防檢局長也明確表示過去五年的長期監測,從未在台灣的蝙蝠體內發現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若仔細回想,我們也不難發現,近年曾陸續在台灣造成疫情的口蹄疫、登革熱、禽流感、豬流感、鼬獾狂犬病等諸多動物相關病毒,也都與蝙蝠無關。
吳教授也說明,他在受訪時,曾再三強調目前並未在蝙蝠身上或糞便中找到人畜共通的冠狀病毒。他提供的資訊是強調大家不要因為蝙蝠可能帶有病毒而去騷擾牠們,破壞牠們的棲所。因此,國內蝙蝠研究與保育人士再次呼籲各界,科學證實蝙蝠大量捕食害蟲、幫忙作物授粉、傳播種子,確保動植物、人類、生態系的健康,每年為人類帶來數百億美金的經濟收益。然而全球各地的蝙蝠卻因棲地破壞、刻意捕殺、化學藥劑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大幅減少,甚至常在證據不足、資訊混亂的狀況下被牽扯到各種可能的傳染疾病而遭到人類撲殺。
誇大、偏頗甚至聳人聽聞的消息不僅無助國人接收正確資訊,更可能誤導大眾認知,對蝙蝠產生恐懼,使無辜的蝙蝠受到更大的傷害。因此國內兩大蝙蝠研究與保育團體再次強調不論是防疫或保育,必須以正確的資訊為基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台灣的蝙蝠與傳染病有關,我們應該還牠們一個公道。
註釋
[1] Virus Research 259(2019) 62-67.
[2] Virulence 3(4): 351–367. doi: 10.4161/viru.20573
[3] 引述自維基百科
[4] http://www.goldenbat.org.tw/news/402
[5] 參見〈再談蝙蝠、病毒與人〉及台灣蝙蝠學會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