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為躲避赤道高溫 海洋生物逐漸往極地方向移動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研究:為躲避赤道高溫 海洋生物逐漸往極地方向移動

2020年03月31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獨立報報導,科學家發現,海洋生物正紛紛往地球兩極方向移動,以躲避赤道附近不斷上升的海洋溫度。

由布里斯托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檢視了全球海洋生態系統中,300多種動物、鳥類和植物過去超過一個世紀的資料,發現整體而言地球兩極的生物密度持續增加,赤道附近的數量卻不斷下降。

大西洋鯡魚在赤道附近的數量減少,極地地區則增加。照片來源:Will Parson/Chesapeake Bay Program(CC BY-NC 2.0)

研究人員:數量增、減都可能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有害的連鎖反應

研究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根據研究結果,溫度升高導致海洋生物的族群量和分布發生大規模的變化。

研究人員以大西洋鯡魚和阿得利企鵝為例,這兩個物種赤道附近的數量都在減少,極地地區則增加。

資深研究作者、布里斯托大學演化生態學家馬丁.根納(Martin Genner)說:「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效應很普遍。我們發現,不管是浮游生物、海洋無脊椎動物、魚類或海鳥,我們研究的所有海洋生物中都發現這樣的趨勢。」

研究顯示,對某些物種偏好涼爽的地區,氣溫升高將過去不適合棲息的環境變成了棲息地。但是,也有些物種無法適應氣溫上升。

另一位作者路易斯.拉特福德(Louise Rutterford)說:「有些海洋物種似乎因氣候變遷受益,尤其是物種活動範圍中較靠近極地的族群,繁衍得比較好。」

「同時也有一些海洋生物因為適應暖化氣候不夠快而面臨生存威脅,尤其是赤道附近的族群。」拉特福德說,「數量增加和減少都可能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有害的連鎖反應。」

氣候變遷不僅改變物種個體數 還徹底影響當地物種的生存表現

研究人員指出,自工業化以來,世界海洋平均升溫了1℃。為了了解這種溫度變化如何影響海洋生物,研究小組回顧了540項已發表的物種個體數的變化紀錄。

研究人員說,2050年溫度預計會比工業化前高1.5℃,在未來幾十年間,物種的族群分布可能會發生進一步變化。

根納說,這很重要,因為這表示氣候變遷不僅導致物種個體數變化,還徹底改變了當地物種的生存表現。

「由於赤道邊緣海水變暖,國王企鵝之類的數量變少了,而且歐洲鱸魚等魚類在極地邊緣的數量變多了,以前那裡的數量並不多。」

參考資料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姜唯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林大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