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候鳥開餐廳 鷸、鴴科水鳥在宜蘭的高品質驛站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為候鳥開餐廳 鷸、鴴科水鳥在宜蘭的高品質驛站

2020年05月11日
公視記者 林書帆 陳添寶

每年春天,有一群嬌客會沿著東亞澳遷徙線,從澳洲飛越5000多公里的距離,來到台灣,牠們是以鷸科、鴴科為主的候鳥,在台灣短暫停留後,會再繼續飛行5000多公里,回到西伯利亞繁殖地。不過牠們的旅程,卻面臨著重重危機。


每年春天,有一群嬌客會沿著東亞澳遷徙線,從澳洲飛越五千多公里的距離,來到台灣短暫停留。

鷸、鴴科鳥類,在英文中稱為shore bird,是一種在水岸邊活動的水鳥,說是水鳥,但牠們卻不會游泳,而且只吃肉,不吃素,又不像老鷹會打獵,除了昆蟲外,主要以泥灘地中的小型螺貝類、軟體動物、螃蟹等生物為食。然而東亞澳遷徙線上的泥灘地,從韓國、中國一路到台灣,都面臨嚴峻的開發壓力,使得高度仰賴泥灘地的候鳥族群,數量不斷下降。

幸好在宜蘭,有一群人正在為牠們的生存而努力。今年29歲的資深鳥迷林哲安,很早就注意到廣大的水田,有著豐富的鳥類多樣性,在宜蘭農地因為種種因素不斷流失的情況下,他在2014年與一群農民創立「新南田董米」品牌,透過拓寬田埂、增加田邊植被供鳥類躲藏、收割後留下部分再生稻供鳥類取食、在冬季休耕期維持水田水位等棲地營造作為,讓水田成為冬候鳥的高品質棲地。


2014年林哲安與一群農民創立稻米品牌,棲地營造作為,讓水田成為冬候鳥的高品質棲地。

新南田董米成立六年來,漸漸站穩腳步,生產面積從最初的2.3甲增加到8甲,但是林哲安發現,水田雖然很類似天然泥灘地,卻無法守護到春天過境的鷸、鴴科候鳥,因為4、5月時,宜蘭水田的秧苗已經長高,在牠們眼中是一片綠油油,不是可以利用的泥灘地。


紅腰杓鷸。

後來林哲安發現,蘭陽溪口南岸,季新、錦眾社區的魚塭,有部分白蝦養殖戶,會在4、5月左右把水放乾進行曬池,恰好會讓魚塭成為類似泥灘地的環境,於是他與夥伴陳玟旭、洪啟哲等人,在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的支持下,與養殖戶洽談,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中,以類似維持水田水位的做法,將魚塭營造成泥灘地,果然成功吸引到瀕危候鳥大濱鷸、紅腰杓鷸等鳥類,來到魚塭棲息、覓食。

季新社區的魚塭與新南社區的水田,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保育行動,而是有著「生態系縫補」的重要意義,這兩個社區一南一北,與中間的蘭陽溪,共同構成鳥類的棲息地。同時兩個社區也在2020年,被整合進東北區國土生態綠網計畫中。


季新魚塭與新南水田,2020年被整合進東北區國土生態綠網計畫,有生態系縫補的重要意義。

與以往大多是由上到下的保育模式不同,國土生態綠網的操作方式,是希望藉由溝通討論,找出民眾能接受的保育方法。另一方面,雖然台灣陸域國土目前已有約五分之一的面積被劃為各類保護區,但在地狹人稠的情況下,仍有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地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羅東林管處育樂課技正翁億齡表示,希望透過溝通過程,讓在地居民理解友善農業、友善生產,跟保育是不相衝突的。

新南社區與季新社區等地的努力,讓我們看到這樣的可能。5月中旬,鷸、鴴科候鳥陸陸續續返回北方的家園,期待牠們再度來到台灣時,這片餐廳仍為牠們持續開放。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為候鳥開餐廳】

05/11(一) 22:00首播
05/1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