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潭海岸是花蓮著名的風景特定區和必遊勝地,連接太魯閣國家公園、東海岸和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每年到訪的本地和外地遊客總量超過100萬,她是全民共有的資產。七星潭也是台灣東部海岸的地質瑰寶,介於蘇花海岸和花東海岸之間,地處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所包夾的花東縱谷平原的最北端,呈現月牙灣形的美麗卵石礫灘,灘上因而匯集了來自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各種岩石,包括變質岩、火成岩和沈積岩,千奇百樣的顏色和花紋在浪花洗滌下發出耀眼的光彩,常讓遊客驚艷不已而忙於低頭尋寶,是一處適合發展地質旅遊的地質公園。
七星潭更適合抬起頭看,她是認識花東地理景觀的最佳起點和展望點:站在七星潭海灘上,北方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方是全台最雄偉的山列──中央山脈,南方是海洋板塊和大陸板塊踫撞的交界線──花東縱谷平原,自南而東則依序出現海岸山脈北端、美崙山和奇萊鼻48高地。台灣南北長不過400公里,渺小的我們竟可在七星潭向南向北極目50公里以上(北起和平火力發電廠、南達壽豐鯉魚山附近),這正是七星潭獨特而珍貴的天然景觀資源。
除了天然景緻,七星潭的漁村聚落與漁業也是應妥善維護的文化資產。早在1930年代此處便設置有定置漁網,由於特殊的海灣地形加上黑潮流經,使得大量魚群群聚於此,形成天然漁場,早期七星潭捕魚方式是乘著竹筏出海撒網,再由人力拉拔上岸的方式捕魚(今天雖然多以怪手替代),即所謂「牽罟」,常吸引大量遊客圍觀並搶購鮮魚。以往定置漁網俗稱「煙仔鱣」,以其專捕「煙仔魚(即鰹魚,可製柴魚片)」,故七星潭早期設有數間柴魚工廠,其中一座在2003年改建為柴魚博物館,陳述著七星潭漁業的興衰歷史,也指出未來將透過社區總體營造來發展休閒漁業的願景。
七星潭雖美,土地利用卻不可不慎,因為她也是潛在天然災害—地震斷層和破壞性大浪分布的地方,也是飛航管制區和噪音管制區。1950年的花蓮大地震所形成的米崙斷層,北側正是沿七星潭出海,該地震斷層造成垂直和水平位移各達一公尺左右。事實上我們今天在七星潭海灘向東看到的奇萊鼻48高地和海崖,即是一次次地震斷層所抬升形成的景觀。此外,平日遊客雖可在七星潭海邊逐浪,颱風季節則常有大浪撲岸,遊客捲失已不是新聞,在2004年10月間亦曾發生大浪湧進自行車道以上的觀海樓餐廳。考量未來全球暖化海水面上升的效應,七星潭合理的建築線應儘量向內陸退縮,而不是興建愈來愈高的海堤。七星潭同時也是飛航管制區和噪音管制,軍民用航空器的起降常經此處,不但基於安全的考量應限制建築高度,同時也因噪音影響,恐怕並不適合作某些類型的開發建設,例如飯店等。
綜合言之,七星潭的在地資源特色正是大自然的原野景觀以及傳統的漁村聚落風貌,而七星潭的潛在天然災害則來自地震斷層以及破壞性的大浪,再加上飛安和噪音的考量,土地利用應儘量維持原風貌。過去的軍事管制對海岸的自然生態和景觀的維護其實是有貢獻的,今日則無論縣府和民間企業都倡言「活化海岸與周邊用地的使用機能」,然而是否能夠真的「活化」而非「惡化」,端賴是否能「趨吉避凶」──吉是資源面、凶是災害面。景觀可說是七星潭資源中最珍貴的一種,遊客在此地的「視域範圍(指站在某一點上所能看到的所有範圍)」都應視為公眾資產。然而,七星潭景觀的視覺脆弱性(visual vulnerability)卻很高,也就是說任何人為的景觀改變(例如人造建築物、消波塊、興建旅館…等)都可能造成視域範圍內不可回復的視覺衝擊。因此,主管機關在進行規劃和管理時不可不慎。
近日卻聽聞有私人企業計畫在七星潭最核心地帶興建濱海渡假村,其位置緊鄰在遊客停車場、公廁、自行車道和賞星廣場東南方,占地約四公頃。一旦縣府核准興建,你我未來在七星潭海邊向南將再也看不到海岸山脈、以及花蓮的地標美崙山和鯉魚山,賞星廣場也恐將名存實亡,因為渡假村的燈火將使星月黯淡無光。而未來為要保護此渡假村,海堤也有可能愈建愈高。渡假村內的旅客則要擔心風險和容忍飛航噪音,何苦來哉?
七星潭是風景特定區,依據環保署「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定,風景區內的遊憩設施、運動公園開發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即便七星潭風景特定區在過去已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若變更原申請內容亦須經環保主管機關及觀光主管機關核准。希望縣府能將本開發案件有關訊息公開給大眾知曉,也懇請環保署和交通部觀光局共同關注此案發展,筆者也慎重的建議這項在既有風景區內的景觀敏感地和災害敏感地上的開發案,應該要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讓專業和公眾意見得以參與決策。
七星潭是花蓮難得的天然海岸,人工破壞尚少,她是屬於我們花蓮人、全台灣人和後代子孫所共有共享的。請想想「永續發展」的定義:「滿足當代需求又不致於危害後代子孫滿足其需求的能力」,請勿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而剝奪當代及未來世代的環境選擇權,尤其是這塊原本屬於公眾所共享的七星潭珍貴景觀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