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遠洋漁獲 列美勞動部強迫勞動製品清單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遠洋漁獲 列美勞動部強迫勞動製品清單

2020年10月06日
摘錄自2020年10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國勞動部於9月30日晚間公布「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首次將台灣遠洋漁船捕撈的漁獲產品列入名單,可能將影響我國遠洋漁船漁獲產品輸銷美國,不但重創我國聲譽,也恐造成遠洋漁業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漁業署長張致盛表示,會持續和美方溝通,讓美方了解台灣遠洋機制的改善,依據相關資訊顯示,台灣遠洋漁獲輸美暫不受影響。

綠色和平指出,「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是美國企業的採購決策及社會責任政策制定的依據,美國是台灣漁獲主要出口市場之一,被列入該清單後,未來台灣漁獲銷到美國,進口商要提供三個月內的產銷履歷,證明產品並非由強迫勞動生產,否則不得進口。

綠色和平指出,美國勞動部之所以將台灣遠洋漁船的漁獲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是由於多年來不同的調查和報導,發現台灣遠洋漁業系統性地強迫勞動仍然存在。

美國勞動部也指出,權宜船(船公司或船東將其所擁有的船舶登記於其他國籍,該國籍因標準較低,可達降低成本或逃避本國監管)的運作,可能讓某些船東藉以規避本國法規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