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耆老口述 製成潮間帶捕撈地圖 海保署考量成果、將擴大公民守護海洋補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澎湖耆老口述 製成潮間帶捕撈地圖 海保署考量成果、將擴大公民守護海洋補助

2020年11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 高雄報導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14日舉行向海致敬系列活動,發表今年度公民參與海洋保育成果,現場18個來自全台的民間團體展現公民參與在地守護海洋的行動,也有友善賞鯨業者和海洋公民科學家出席接受表揚。

海保署署長黃向文說,「海洋保育行動不僅單靠政府,透過公民參與的力量,更能全面性的落實。」海保署也表示,明年將擴大辦理保育計畫,民間團體最高可獲50萬元補助經費。


海保署舉辦2020年公民參與海洋保育行動成果發表會。攝影:李育琴

出海賞鯨船  兼作海洋教育與環境監測

「我們每次出海會做幾件事,一個是記錄目擊的鯨豚種類、數量和離岸距離,以及提供志工上船做垃圾監測。」多羅滿賞鯨公司副總經理呂世明說明,多羅滿長期以來不只辦出海賞鯨,也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合作,提供船位讓志工上船為遊客做海洋教育,同時進行環境監測。

根據多羅滿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共計2000多次的航行紀錄,花蓮外海常見的鯨豚有30多種,其中飛旋海豚目擊率達47%、花紋海豚也有24%,而抹香鯨目擊次數有41次、領航鯨等大型鯨則是30次。

呂世明說,這些數據說明了台灣東部海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不過另一方面,海洋垃圾的監測數據也反應出海洋污染問題,以及大環境惡化使得漁民減少出海捕魚的情形。


多羅滿不只提供出海賞鯨,也與保育團體合作進行海洋教育和環境監測。攝影:李育琴

在地團體守護海洋  村民自建生態調查資料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環境的守護需要在地社區和公民參與,付諸行動。海保署今年補助18個公民團體和社區進行在地守護計畫,參與團體分布全台,針對海洋保育議題進行棲地復育、海洋公民科學家、友善釣魚、推廣海洋保育和海洋環境維護行動。

海保署指出,今年執行的計畫成果豐碩,包含教育推廣人數超過1000人次、培訓志工及海洋公民科學家逾2000人次、辦理棲地維護及調查監測近40公頃、完成水下覆網清除數量高達1.5公噸,以及建立我國沿岸海廢基本資料等。

澎湖縣湖西鄉成功社區發展協會與「鱟博士」楊明哲在成功村北側港灣潮間帶進行生態調查,在在地耆老和中生代社區成員的協力下,社區繪出了耆老口述的潮間帶捕撈地圖,如捕撈地點的老地名、物種數量等。楊明哲稱,這是50年來累積的海洋資源人工GPS地圖。


楊明哲在澎湖成功社區,帶領社區居民進行潮間帶生態調查。攝影:李育琴

三個月的調查中,成功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了培訓課程,教導村民成為海洋公民科學家,先後調查包括螺貝類、蟹類、魚類等。調查方式是請村中阿公阿媽照著平日步調,到潮間帶撿拾螺貝和蟹類,再記錄下來,結果螺貝類撿拾數量達1萬2000多隻,種類有9種,蟹類則有14種,數量287隻,另外也在小區域發現鱟的個體,總數達90隻。

楊明哲說,這樣的生態調查數據是社區有史以來第一次,看起來螺貝類很多,但光一年的數據沒有特別的意義,明年或後年再來進行比較,就可看出生態資源是否改變。

不過成功社區的港灣潮間帶,歷經過去大型工程如水庫興建、港口興建和航道疏濬、道路開闢等,造成潮間帶流失,且河道入海口遭阻斷,長期下來潮間帶的生態資源早已損失慘重,因此希望透過社區參與海洋守護行動,為子孫留下一片海洋。

公民行動成果豐沛 

其他團隊的行動計畫,還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在台東成功鎮帶領部落青年進行海洋調查、淨海行動,以及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與學校合作,將海洋知識融入藝術、肢體律動等課程,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海洋、認識海洋。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則是完成全台第一本廢棄漁具圖鑑,幫助大眾了解漁業廢棄物的來源及帶來的負面影響。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完成全台第一本廢棄漁具圖鑑。攝影:李育琴

除了公民團體在地守護行動,個別民眾參與海洋公民科學家及友善釣魚垂釣成果回報計畫,也為台灣海洋資源調查持續累積大數據資料。

海保署說明,今年度各團體執行成果斐然,明年將擴大辦理,民間團體可向海保署提案申請2021年度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透過民眾參與在地行動守護海洋環境,每案最高可獲50萬元補助經費。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