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與他的7個小迷思
我們能否想像2050年的地球將是什麼景況?30年後的你我,又將面對怎樣的未來?
或許我們無感於世界上許多生物正逐年消失,但我們一定都聽過:「今年台灣夏季氣溫高達39.7度,我們正在經歷史上最熱的一年。」 甚至連11月的街道上,仍可看到許多穿著短袖的人們,往年這個景象可能只在南部出現,今年卻已是台北的常態了。
中央 氣象局公布創下1896年以來最高溫紀錄的同時,氣候變遷正在逐年加劇,烈日、暴雨越來越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現在再不積極努力做出改變,30年後,人類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勢必將面臨更大的浩劫。
邁向美好的未來,還是世界末日?
綠色和平發布的《全球暖化下臺灣海平面上升衝擊分析》指出,若繼續揮霍地球的有限資源,30年後,台灣需面對的是1,398平方公里、相當於5,37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土地面積將遭到淹沒。以台北為例,未來海平面上升後,將會淹溢台北車站、總統府、立法院等地,颱風暴潮也可能衝擊松山機場、內湖科學園區等沿河地區。
擴大全球視野來看,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濱海城市與經濟中心,同樣面臨遭受淹沒的風險危機。
在劇烈的氣候變遷以及人類持續對環境的開發利用下,與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將首當其衝。據聯合國全球評估報告(Global Assessment Report)警告,全球依照現在趨勢,若不採取保育行動,預計有將近四分之一,也就是100萬種的生物面臨滅絕的危機。
此外,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研究提到,「全世界有1萬1千種鳥類,其中1/8正瀕臨絕種;504種靈長類動物中,有將近60%面臨滅絕危機。另以德國為例,單是昆蟲種群數量就減少了75%。」詹姆斯庫克大學ARC珊瑚礁研究卓越中心主任休斯(Terry Hughes)教授也指出,「繼2016年和2017年全球暖化造成前所未有的成年珊瑚減損後,大堡礁的新生珊瑚數量下降了89%。」世界各地的類似案例實在不勝枚舉。
期許與自然和諧共生 從檢視全球生物多樣性現況出發
2010年聯合國報告中指出,人類的開墾與龐大的經濟活動導致自然環境持續劣化、生物資源喪失,生物多樣性的問題也日益嚴重。當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生物多樣性保育總監絲瑪特(Jane Smart)強調:「我們沒有第二條路,也沒有第二個星球可去。」生物多樣性不再只是保育口號,而是人類賴以維生的唯一出路。
在此危機意識下,世界各國促成「與自然和諧共生(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的願景,希望2050年底前完成生物多樣性的評價、保育與復育,明智利用資源,維護生態系統服務,持續地球的健康,並提供所有人類基本的惠益。
為達成2050年的願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每十年會訂出階段性目標,並持續進行滾動式的修正。2010年時,首先訂出20項「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以下簡稱愛知目標),作為到2020年之前的階段性目標,世界各國再據以擬訂出生物多樣性國家策略和行動計畫。
愛知目標希望大眾了解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善用科學資訊、傳統知識與各階層的參與,做出好的決策,將復原生態系納入整體保育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中,期許遏止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保護生態系統,以及實現全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但是,自1960年代末地球資源消耗進入「赤字」以來,生態足跡【註】持續上升。甚至在愛知目標執行的2011年到2020年間,全球生態足跡仍保持在1.7倍的生物承載力、高居不下,換言之就是我們需要1.7個地球生物資源才夠使用。年年超支、年年過度消費,未來的我們,究竟還剩下多少永續資源?
整體來看,10年過去了,在號稱「生物多樣性超級年」的2020年,檢視二十項愛知目標-全球執行成果後發現,居然沒有一項目標完全達標,僅有5個項目部分達標,有些項目甚至還更加惡化了。若把10年的目標期程比喻為一場考試,現況無疑是「多數不及格」,當務之急,必須先努力及格才行。
台灣生物多樣性現況 滾動式修正未來國家目標
初步了解國際現況後,那麼台灣的情形又是如何?
往年台灣從未正式彙整過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今年是執行愛知目標的最後一年,為探討執行方向與目標成果,政府部門結合相關學者,彙整相關資料後,進一步盤點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狀況與變化趨勢,作為未來滾動式修正策略與行動計畫參照。
台灣在主流化,減輕壓力與永續利用,保育基因、物種、生態系,提升惠益,參與、知識管理、能力建設等五大項策略,共20項愛知目標中,共有5項已達成,13項部分達成,2項沒有進展。
已達成的目標包含我國森林覆蓋率已提升至60.73%、已保護74處國家重要濕地、海洋保護面積也達到5225平方公里,整體保護區有效面積達113萬3490公頃,有效減緩棲地消失、減少氣候變遷與海洋汙染。同時,農林漁牧四大領域農試驗單位皆建立種原庫進行保種工作,保護基因多樣性件數逐年上升。國家策略計畫亦逐步修正方向並配合永續發展,各部會與研究機構也將長期監測資料累積並公開,促進知識管理與建設。
但未達標、需要努力的方向則包括:目前綠色國民所得帳僅有架構,惠益分享(Access and Benefit Sharing, ABS)與外來種專法尚未立法,可用於推動生物多樣性的中央預算幾乎沒有提升等,都顯示政府仍須繼續努力。而我們生活周遭最易親近的淺山地區與內陸水域缺乏相關監測資料,面臨開發與劣化的壓力仍大,沿海沿岸漁獲量也逐年下降。此外,台灣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近年來持續增加,2018年達11.32公噸;2011年台灣的生態足跡為5.93公頃/人(世界平均值2.87公頃/人),顯示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行為也都極需改變。
對於政策的制定與執行,身為公民的我們可以盡力監督政府;而日常之中,永續農林水產養殖面積、綠色海鮮生態標章等永續相關產品認證正持續增加中,未來消費選購上,我們可以透過消費行動來支持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棲地破壞與生物多樣性密不可分
全球氣溫逐年升高、暴雨不斷、各地乾旱或森林大火頻傳,都直接、間接地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加上過度的土地利用、汙染、資源開採,都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非常不利的後果。
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報告:如果溫度上升攝氏 1.5至2.5 度,全球 20-30% 物種可能面臨滅絕;如果上升超過攝氏 3.5 度,更會有 40-70%物種面臨滅絕風險。
日益顯著的氣候變遷,會危害我們的生存環境、周遭的資源生態,進而影響產業發展。可以設想的是:若未來極端氣候災害繼續增加,各類衝擊,如海平面上升、乾旱及水資源匱乏、農業糧食安全問題、暖化、疾病爆發與公共衛生問題,以及對生物多樣性的衝擊等,恐怕都會接踵而來。而各類棲地破壞也正加劇氣候變遷,交互影響下又更加速物種滅絕。
當物種快速消失,在緊密依存的生態系中,我們怎麼知道,何時會輪到人類?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生物多樣性保育和永續發展的趨勢已成為全球重要的研究課題,且種種證據指出: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行為密不可分。
若大自然是我們的解方 我們該朝何處努力?
目前全球有76億人口,到了2030年估計將增加到86億,其中有43個城市的人口將超過1000萬,屆時將對包括糧食、基礎建設和土地使用在內的資源需求產生負面影響。
或許我們沒有準確預知未來的能力,無法想像那麼遙遠的事情,卻不時可以看到各種警世預言指出:若持續進行現今的模式而不加以調整,到了2050年,人類可能會導致地球環境無法逆轉,造成各地不適合居住,面臨崩潰的危機。
為實現最終2050年的願景,我們必須檢討習以為常、一切照舊的模式,需要進行的廣泛變革將需要空前的合作程度和整體社會的參與,持續保育復育生態環境、承諾氣候變遷行動、減少開發、永續性的生產、漸少過度消費行為,才有可能走在理想的道路上。
聯合國於2015年訂定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其中最大的同心圓就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永續發展目標的策略,作為最根本的基礎,同時也鼓勵企業、社群、個人落實責任。例如:全球10家最大食品零售商和供應商發起减少食品損失和浪費倡議,旨在2030年時、使食品浪費减半。作為消費者的我們,也應當從生活中減少食物浪費,積極改變消費行為。
2020年的愛知目標成果雖然不盡理像,但我們還有機會持續朝向下一個2030的過度目標邁進。現今的我們面對目標仍需努力,一同從日常生活做起,奔向「生物多樣性」所交付我們的重大課題。
【註】:生態足跡:人類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產活動,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資源,並且產生大量的廢物。生態足跡就是用土地和水域的面積來估算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而利用自然的量,從而評估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和環境的影響,即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某一人口單位(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需要多少「具生產力」的土地和水域,來生產所需的資源和吸納所衍生的廢物。生態足跡與環境衝擊成正比,足跡越大代表衝擊越大。
參考資料:
- IPS:As Planet Burns, One Million Species in World’s Eco-System in Danger of Extinction
- 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5, GBO-5)
- IPBES:2019年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
- 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
- 林務局:推動台灣里山倡議的策略架構
- 林務局:自然保護區總表
- 昆蟲都去哪兒了?他們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中
- 「昆蟲末日」來到? 德過去27年昆蟲驟減75%
- 李玲玲。2011。從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到愛知目標。台灣林業六月號。三十七卷。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