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我們對外太空的了解比對深海的了解還要多。海洋科學家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狀況。近年來,用於感測、解釋和模擬海洋環境的技術,變得越來越強大和普遍,安裝和使用成本也逐步下降。裝有傳感器的智慧浮標在水中隨波蕩漾,收集溫度、鹽度、光和噪音的數據。拖曳在船尾、靈敏的監聽設備,可以掃瞄周圍水域中的生命跡象。而那些從科學考察船兩側拋出去的老式水桶和瓶子所收集的樣本,仍在水質監測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些活動給海洋科學家帶來了海量的數據,其中大部分是由世界各地的國家海洋部門或研究小組收集的。這些數據的質量差異很大,收集、儲存、組織和排版方式也不盡相同。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鑑於海洋是一種共享資源,且在環境、社會和經濟等諸多方面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最好能將所有這些相互重疊、衝突和不兼容的數據流有效組織起來,或者至少要對它們進行更好地統籌,使其更易於查找。
英國:努力加強數據交流
海洋學家克萊爾・波斯特萊斯韋特(Clare Postlethwaite)負責海洋環境數據和資訊網絡(Marine Environmental Data and Information Network,簡稱MEDIN)在英國的協調工作。他說:「過去,海洋數據收集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人們收集不同領域的數據,而且有時對數據的佔有欲非常強。如今,人們正大力推動將數據匯集到一個地方供使用者查詢。」
正是在這種推動下,MEDIN等開放數據平台應運而生。通過這類平台,學者、私人企業等不同類型的使用者可以共享和使用數據,從而快速深入地了解問題,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工作,提高研究質量。
MEDIN集合了海洋保護組織、再生能源公司和政府機構等組織的力量,發布指南和標準,指導相關人員如何將數據(從海底調查、海浪高度記錄到野生動物種群狀況等各方面資訊)提交到一系列經過認證的數據庫中,以便其他人可以重複使用。其中一些標準涉及中繼數據,包括在何時何地通過何種方式收集資訊。還有一些標準則是為了給有關各方查詢這些研究結果提供便利。波斯特萊斯韋(Postlethwaite)說:「所謂數據的在線可用,必須保證使用者可以透過點擊幾個網頁就能檢索到結果。否則,這個過程就會變得非常令人沮喪。」
歐盟:海洋數據收集取得進展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開放式數據平台,它們中既有專業學科領域的(例如負責繪製海床圖形的海洋測深學),又有按地理區域劃分的。
歐洲海洋觀測和數據網絡(European Marine Observation and Data Network ,EMODnet)就是其中一個較為完善的區域平台。它是歐盟「海洋知識2020」(Marine Knowledge 2020)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員包括來自歐洲各地的約120家組織,整理、組織和共享了包括地質、海底棲息地和人類活動等七個海洋主題的數據。每個主題都有一個在線「門戶」,可訪問由本地、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管理的一系列數據檔案。通過這些「門戶」,使用者可以自由訪問統一格式的觀測報告、數據質量指標和處理過的數據產品(例如海盆地圖)。
上個月,愛爾蘭地質調查局局長柯恩・維爾布魯根(Koen Verbruggen)在慶祝EMODnet成立十週年的網絡研討會上說:「在EMODnet成立前,各個項目、數據庫、以及標準都是獨立的……項目雖多,但是協作思考並不多。」
維爾布魯根和他的同事會進行海底調查,並將結果記錄在數據庫中,使用者可以從該數據庫下載地質和測深數據。 「這或許有些難以置信,但獲取我們數據的最簡單方法其實是通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國家地球科學數據中心。可是從歐洲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並不是很理想。」而成為EMODnet組織成員能夠幫助提供其他的訪問方向,他:「我們必須把數據整合起來」。他還指出,EMODnet首次讓那些規模較小的組織,有機會以共享格式在線發布他們的數據。
EMODnet的目標之一是利用這些不同的數據源打造出有用的產品,供海事企業和其他企業使用。官員們說,通過降低成本,促進水產養殖、再生能源和海洋旅遊業等行業的發展,該項目將為歐洲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即所謂的「藍色經濟」)奠定基礎。
例如,EMODnet會每月繪製一份歐洲海上活動的「船隻密度」地圖,顯示當月使用最頻繁的海洋活動路線。根據項目組織者的說法,這些地圖將為想要監測航運排放的科學家、需要確定管線和電纜最佳鋪設路線的工程師、希望評估捕撈對海底影響的環保工作者以及計劃建設海上風電場的公司提供幫助。
歐盟委員會海洋空間規劃部門負責人費利克斯・萊因曼(Felix Leinemann)說:「隨著海上經濟活動的增加,特別是海上風電的大規模擴張,海洋空間不止非常寶貴,也承受著與日俱增的壓力。在制定管理這些新活動的海上空間計劃時,規劃人員需要了解其他活動的地點和時間。這些全新的『船隻密度』地圖的可用性和互操作性,可以為制定這些計劃做出重要貢獻。」
與中國開展合作
如今,EMODnet項目已經走出歐洲。就在今年早些時候,EMODnet宣布與中國國家海洋資訊中心(NMDIS)合作,目的是開發使用標準並改善對中國海洋數據的國際訪問開道。
其科學目標之一就是研究並儘力改進中歐洋流和沿海脆弱性數值模型的比對結果。這一夥伴關係還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因為歐盟表示,這將「加強海洋治理關鍵領域的合作」,並「促進達成政治共識,集體應對全球海洋挑戰」。
歐洲希望這個數據協作項目能夠建立信任,並根據中歐在2018年簽署的《關於為促進海洋治理、漁業永續發展和海洋經濟繁榮在海洋領域建立藍色夥伴關係的宣言》建立牢固的工作關係。其目標之一就是提高漁業數據的透明度。
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項目停滯不前。但在去年9月的一次會議上,歐盟環境、海事與漁業專員卡梅奴・維拉(Karmenu Vella)曾說:「我們應該利用我們的共同影響力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帶頭作用,並確保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和永續利用。我們希望與中國的伙伴關係能夠落到實處,並取得切實成果。」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如何共享關於海洋的海量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