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漁船,從高雄小港漁港出海,航行至高屏溪和東港溪的出海口,環境顧問公司的研究人員,針對水深5米及10米採樣,他們希望了解沉沒在台灣周遭海域的海底垃圾,種類有哪些?
從2019年開始,研究人員以網目5mm的矩形底棲生物採樣器,分別在台灣西部9處海域,每季進行採樣,蒐集超過6000件海底垃圾。採集到的樣本,帶回實驗室清洗、分類與秤重,藉此看出哪些種類的廢棄物占大宗,並換算出單位海水面積的垃圾含量。
經統計發現,台灣西部海底垃圾的平均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02公斤,其中以淡水河外海的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有高達268萬件,可能跟淡水河流域的居住人口眾多有關。而垃圾種類,有6成是纖維布料,推測來自衣物、扁紗編織袋、漁網等等;另外有3成為膜狀塑膠,則可能來自商品包裝。
一旦難以分解的塑膠進到海中,往往替海洋的居民帶來負面影響。近年來,鯨豚與海龜的擱淺意外頻傳,其中一項可能的原因,就是誤食塑膠垃圾。
除了肉眼顯而易見的大型塑膠廢棄物,細小的塑膠微粒,也可能為生態系帶來危害。台灣海洋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在2020年的最新研究指出,奈米級大小的塑膠微粒,會對部分藻類造成兩種影響,不但會降低其族群的數量,還會讓浮游植物產生更多胞外聚合物。高黏度的胞外聚合物,容易跟微塑膠及浮游動物的排泄物,形成更大的有機聚合體,被學者稱為不純淨的「海洋塑膠雪花」,成為濾食性魚類的食物來源,甚至可能成為致病菌新的傳播途徑。
全球每年至少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辛宜佳,與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柯佳吟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受到海流與風阻效應的影響,海洋垃圾的分布,會從亞熱帶轉移到熱帶和極區,尤其以太平洋區最為嚴重,同時有超過50%的垃圾持續在海上漂流,再次顯示海洋廢棄物的全球性威脅。
淨灘、淨海,移除海塑,是末端補救的做法,透過長期監測,並搭配適當政策,從陸上源頭減量,或許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海塑去哪兒】
12/14(一) 22:00首播
12/19(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
- 我們的島官網 http://ourisland.pts.org.tw
- 我們的島影音中心 http://www.youtube.com/user/ourislandTAIWAN
- 我們的島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TSour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