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的政見中宣示,希望美國能在2050年前實現100%乾淨能源與淨零碳排,這是非常有企圖心的目標,新政府還沒上任,已經開始部署積極的氣候行動,在很短時間內已經組織好「氣候團隊」。
首先任命前任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為特任氣候大使(Climate Envoy),這職位將直接參與美國國安會的運作,代表拜登新政府將應對氣候變遷上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來思考。
接著,延攬歐巴馬任內的環保署長Gina McCarthy擔任白宮的「氣候顧問」(National Climate Advisor)的職位,這也是拜登政府新設立的職位,強調白宮在協調氣候政策的角色,除此之外的幾個重要職位,環保署長(EPA Administrator)將由Michael Regan出任,環境品質委員會(Counci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由環境律師Brenda Mallory出任,掌管國土規劃管理的內政部長(Ministry of the Interior)將由新墨西哥州眾議員Deb Haaland出任,能源部則由前任密西根州長Jennifer Granholm接手。
以上人事布局,民主黨陣營普遍正面看待,許多評論稱這是美國史上最在乎氣候變遷的執政團隊。拜登的氣候行動需要放在更大的進步政治來理解,近年來,美國青年的氣候運動風起雲湧,例如「日出運動」(Sunrise Movement)等草根組織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政治力量。
這些運動論述認為,氣候變遷不是單純的減碳技術問題,而需要看到高碳排背後的政治經濟結構,氣候問題即是社會正義問題,需要同時處理種族、性別、經濟不平等,並提出了「綠色新政」的論述(Green New Deal)作為全面性的政策目標。
雖然拜登在總統辯論會中閃躲綠色新政相關問題,但是從這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可以看出拜登團隊深受此論述影響,這個氣候團隊中特別平衡了種族和性別的代表,內政部長Haaland是綠色新政的推手之一,她將成為首位出任內政部長的原住民。
而上述Regan和Mallory兩位官員都是該機構由史以來第一位非裔美國人,其中環保署長本來由掌管加州空氣資源局的Mary Nichols呼聲最高,但是由於遭受到一些環境正義運動者的批評,最後選任了處理環境正義議題更有經驗的Regan出任,可以想見,拜登政府會比過往政府更在意氣候變遷與社會不平等的關聯。
以上這個氣候戰鬥團隊,在外交上應該會有立即的作為,第一步就是美國即將重回巴黎協議,這決定不用通過立法機關,只要透過行政命令在30天內就可以生效,可以想見,美國會希望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平台取得更多的主導權。
過去4年來,川普政府跟傳統盟邦在氣候議題上多有齟齬,各國也期待拜登團隊會修補信任關係,並深化合作,在各國減碳大趨勢下,拜登團隊很可能會把氣候議題跟貿易議題連結,以消弭一些國內產業的反彈,碳關稅也許會在氣候政策整隊完畢後,漸漸浮上政治議程。
外交上的轉向進度可期,目光轉向美國內政就不見得那麼樂觀,氣候變遷在美國依然是高度黨派分化的議題,很大一部分的共和黨人是完全不認為氣候變遷是重要議題,要談兩黨合作困難重重,即便拜登贏得大選,民主黨在參眾院的選舉結果卻差強人意,雖說參議院結果還需要看一月初的喬治亞州補選才會塵埃落定,但是民主黨不會取得多數的機會還是比較高。
除此之外,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的職能有限,許多行動還是需要州政府以下的地方來推動,而民主黨選舉也不盡理想,若要推動全面性的碳管制,很容易遇到共和黨焦土式的杯葛抵抗,困難重重。
在立法權受制的情況下,拜登政府還是能夠透過行政手段來採取行動,第一步是止血川普大量鬆綁的環境管制,再來是補貼再生能源、氫能、電動車等清潔科技,以綠色振興作為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的解方,這包含要全面改善美國老舊低效的基礎建設,同時間還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機會。
以上看似理想,實際上推動可以還是會遭受到不少的挑戰,回顧歐巴馬2009年時,也希望透過綠色公共支出來度過金融危機,結果不如預期。在2021年,拜登身為歐巴馬時代的副總統,想必有學到經驗,且一些美國大企業已經化被動為主動,成為減碳的領頭羊,也許這一次拜登能走得更遠,成效如何,還需要大家仔細觀察。
面對美國在氣候政策上接近180度的大轉向,台灣絕對不能置身事外,撰寫此文的同時,美國國會恰巧通過《2020年台灣保證法》,待總統川普簽署生效,新任的拜登政府很可能也要依此法深化與台美合作關係,這讓人聯想到新任白宮氣候顧問McCarthy曾經在2014年來訪台灣,簽訂台美環保合作協議,目前合作領域主要在空污治理、汞汙染、電子廢棄物和環境教育等方面。
拜登的氣候政策比上述領域要來得更深更廣,並帶有進步的價值取向,台灣如何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找到台美合作的切入點,還有待產官學界積極構思「Taiwan Can Help」的新角度,最根本的是,台灣需要更積極進行氣候治理,才能妥善回應此番變局。
※本文原刊登於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