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台灣近海擱淺的鯨豚告訴我們的事:逛特展累積「鯨」驗值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那些在台灣近海擱淺的鯨豚告訴我們的事:逛特展累積「鯨」驗值

2020年10月20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儘管每逢鯨豚擱淺台灣外海,總能召喚一群熱血民眾投入救援工作。然而,1980年代之前,台灣仍存在捕鯨事業,直到1994年台灣才有第一樁鯨豚擱淺救援。

我們生活在海的擁抱,卻是如何對待海洋以及生活其間的生物?從來訪過台灣、因擱淺死亡的鯨骨標本,不但訴說牠們的經歷,也映照牠們生活的海洋環境訊息,從中得知我們應負起的環境責任。台博館與中華鯨豚協會以此為前提策展,邀請大眾看展認識鯨豚與大海,累積「鯨驗值」、善盡地球公民責任。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透過鯨骨一窺台灣沿海鯨豚的秘辛。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捕鯨70餘年 翻騰樂園曾是墓場

全世界約莫有90種上下的鯨豚,台灣曾經擱淺或是目擊到的鯨豚有32種,約1/3鯨豚遨遊台灣海域。百年前,墾丁南灣是巨鯨翻騰的樂園,大翅鯨、藍鯨、抹香鯨與虎鯨都曾經來訪;而日治時期延續至光復初期的捕鯨工業,使得曾經存在的巨鯨傳說幻滅。

走進台博館一樓東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型砲座,讓人摸不著頭緒,近看才知是「捕鯨砲」。原以為槍砲在概念上是用來對付敵人,原來也曾用來對付海中大型的鯨!由砲彈引發驚恐的情緒,曾瀰漫著大洋。《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就從這段捕鯨史談起,一路引領觀展者來到當代。


台灣曾經以砲彈捕捉海洋中巨大的鯨,70年間約2500隻巨鯨因此殞落。《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由這段歷史讓大眾不忘鯨豚曾經如此親近台灣海域。攝影:廖靜蕙

日治時代之前,台灣或許也利用小型船隻,捕捉小型的鯨豚,補充蛋白質。真正大規模、計畫性捕鯨則是日治時代。台灣從1913年起捕鯨,此時使用的是大型船隻和捕鯨砲等器具,捕捉的對象也鎖定商業利益高的大型鯨。鯨的脂肪用途很多,深具商業價值,例如照明、做成肥皂,工業化後機械潤滑等;此外,有些國家也會吃鯨豚。

《鯨恐》這個單元是談捕鯨,雖說捕捉大型鯨,始於日治時代,但光復之後,台灣也成立捕鯨公司,直到國際保育概念興起才停下捕鯨行動。依據台博館資料,直到1981年,約70年期間,大約捕殺超過2500隻鯨豚。

台灣雖將鯨豚類列為保育對象,然而違紀吃「海豬」時有所聞。鯨豚為何不能吃?策展人、台博館副研究員林俊聰解釋,對人類來說,所有的自然資源都可利用,只是現代養殖或耕作等計畫性生產都達到高水準,已經不需要靠鯨豚這類的野生物來補充蛋白質。

另一方面,鯨豚在生態上位處食物鏈上層,一旦族群下降,整個生態系也會跟著崩解、殃及人類福祉,即使想重建也不一定能成功,由此說明鯨豚保育的核心價值。

從擱淺救傷認識鯨豚 摸索20餘年

長期以來民眾疑問,台灣有多少鯨豚、哪些種類,卻因為缺乏研究而無法回答。正當此時,1994年一隻偽虎鯨在宜蘭大溪外海擱淺,台大教授周蓮香帶著實驗室助理前往支援,只是到場時,牠已死亡。雖然這不是第一次鯨豚擱淺在台灣外海,卻是第一次為了鯨豚所進行的救援,開啟鯨豚研究保育的新世紀。


展場中一對超過3.6公尺的大翅鯨下顎骨,以及號稱鯨豚界最神秘的物種「朗氏喙鯨」4公尺長的全身骨骼也在國內首度公開,堪稱鎮展之寶。攝影:廖靜蕙

雖然沒能救活偽虎鯨,也不能讓牠白白犧牲。研究團隊於是進行解剖、基本測量,採樣本,做標本等,收集及增加對偽虎鯨個體的了解,從救援一點一滴了解近海的鯨豚。

而第一例救援成功的案例是2000年的「阿通伯」。通霄海岸發現,因此取名為阿通伯,經過研究團隊64天照顧後,標記野放;隔年在日本德之島外海再度發現牠的蹤跡。

鯨豚救援過程充滿著各式各樣的挑戰,除了解決搬運巨大物種的運具,搬運過程更是充滿層出不窮的狀況,必須見招拆招,不能稍有疏失。即使如此小心翼翼仍難避免尷尬處境。2004年抹香鯨擱淺死亡,成大研究團隊運送到四草過程,死亡的抹香鯨因脹氣壓力大,就在台南人來人往的金華路上爆裂。幸好民眾都能包容,經多日清洗後,成為珍貴記憶封存。

會場中展示朗氏喙鯨標本,全球記錄52次、10座標本,第9、10號標本就在台灣,牠們在宜蘭外海擱淺死亡,可能是母子。

除了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今年初藍鯨擱淺也在國際上激起漣漪。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救援所累積的經驗,以及從這些鯨豚身上了解的事情,了解台灣沿海有哪些鯨豚出現,大致分布的情況、什麼季節出現等。一開始救援擱淺的鯨豚,甚至不知道要餵什麼,如今一一解答。

2019年更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推動下,成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結合各方的力量希望讓鯨豚們能更親近台灣。

跟著白海豚聽打樁聲 人類文明未惠及海洋生物

看展過程中,持續響著間隔一致的撞擊聲,久而久之,讓人很想擺脫。原來是模擬為了滿足產業所需的再生能源、風機打樁的聲音。對於仰賴聽力的鯨豚,這些聲音造成一定的干擾,尤其對於定棲於台灣近海的白海豚,影響更不容輕忽。一群來看展的高中生也注意這些聲響,有學生表示感受很不好。對白海豚來說,每打一次樁,這些聲響至少持續6小時。

林俊聰說,佈展時,測試一整天,確實也覺得受不了、希望關小聲一點。幸運的是,展場音頻已經弱化,在短短看展期間,不致影響觀展者聽力。

展場的鯨骨也揭露少為人知的辛酸。一段凹陷的鯨骨,原來是長期卡進繩索中,雖倖存下來,卻終生擺脫不了,直到死後讓人解剖才知道這段生命史。然而,在這個傷害未導致牠死亡前,是另一條捆住牠嘴巴的纜繩,導致嘴巴打不開餓死。

另外骸骨則來自遭丟棄的漁網纏住死亡。這些網具因為使用者認為壞了,就往海裡拋棄,又因塑料材質不會腐爛,有如死亡陷阱,造成海洋生物無謂的傷亡。

混獲也是造成鯨豚死亡的原因,鯨目動物(Cetacea)是海洋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使用肺部呼吸,也用母乳哺育幼兒的哺乳動物。當漁網無分別網住鯨豚,長期無法呼吸就會導致死亡。海廢大多來自陸上,卻因處理不當落入海中危害海洋生物;尤其是塑料,進入鯨豚口中、塞滿胃裡,終因無法進食而消瘦、死亡。

風機打樁、幽靈漁具、船隻撞擊、漁業誤捕、誤食海廢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疾病感染,賞鯨過程的不當干擾等現象,都是已知鯨豚生存危機議題,這些隨著人類需求而產生的現象,仍無法根絕。


人類當代文明所需,有一部分造成海洋生物的損傷,特展中一一爬梳議題,讓大家得以覺知海洋環境的遭遇。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從鯨骨了解海洋環境  認知我們的責任

林俊聰說,近百年來,生活在台灣海域的鯨豚歷經了鯨恐、鯨嚇、鯨慌與鯨覺等不同時期,所有的生命經驗都在骨骼上留下了印記,記錄下不同時代的故事。展覽由鯨骨出發,透過標本、影像訴說鯨豚的心聲。特展的終極關懷是整個海洋環境,以及人類的責任。人類的作為不斷形塑海洋環境,我們必須意識到,進而改變行為。

我們的海洋需要怎樣的未來?《鯨覺》單元即從年初台東擱淺的藍鯨解剖骨骼照為首,述說著當代鯨豚研究保育的價值和意義,並探討海洋保育的未來方向——海洋動物救援組織網、海上鯨豚觀察員等機制的建立、賞鯨規範、減塑行動及永續海鮮的推動等。

不但如此,民眾更能透過綠色消費友善生態。展場中也介紹「safe標章」,透過產銷履歷,確認不是來自混獲的漁法,國內已有業者取得認證。

除了靜態展示,此次特展也結合博物館標本製作、典藏的專業,規劃標本製作體驗活動,於展場的實驗室展區進行「演示」,讓親子觀眾體驗鯨豚標本製作過程,認識鯨豚骨骼結構等,並從標本中尋找鯨豚受傷的痕跡,加深觀眾對鯨豚標本的觀察與認識,提供不同的觀展經驗。


我們希望給海洋怎樣的未來?將這些心聲寫在便條紙上,就能與其他人分享。攝影:廖靜蕙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 The Secrets Behind Whale Skeleton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博物館
【合辦單位】中華鯨豚協會
【協辦單位】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鯨魚龍生態美學有限公司、挺挺動物應援團
展覽檔期:即日起至2021年3月28日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一樓東展間
活動詳情請參考台博館官網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