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竣 | 環境資訊中心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

文章列表

2025-03-12 15:55
氫能遙控車指標性賽事「H2 Grand prix(H2GP)」,是由各國學生自行設計製作小型氫能遙控車,在賽道上較量能源效率的競賽,台灣今年將首度參賽,11日舉辦啟動典禮。能源署表示,透過比賽可以向社會展示氫能車輛的技術,促進社會溝通。 ...
2025-03-11 10:51
在臨海的台南古都安平,無畏烈日與海風包夾,去年落成了全台灣第一棟從零開始打造的「被動房」。全名是被動式節能建築(Passive house),室內全年保持舒適溫濕度,卻能維持近乎淨零能耗,甚至還能發電自用。《環境資訊中心》記者走進這棟全台唯...
2025-03-06 16:46
屏東核三廠除役在即,今(6)日上午卻發生火警,恆春當地民眾拍到濃濃黑煙直竄天空,景象相當驚人。台電隨即澄清,起火原因為廠房外的廢棄的冷卻水塔管路切割工作產生火星,隨風飄至塑膠水塔而燃燒,不影響機組發電與輻射安全,後續火勢也已控制。但核安會表...
2025-03-06 10:26
全台大罷免行動如火如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4日宣布成立「環罷站」,投入罷免擁核立委。中選會統計,有32位立委罷免案通過第一階段。隨著立法院進入新會期,藍營目標在5月核三停機之前推動核電延役修法、推動《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修改為「非碳家園...
2025-03-05 14:37
允能雲林離岸風場昨(4)日舉行啟用典禮,成為全台第二大離岸風場,宣布將在6月投入商轉,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24億度。允能雲林風場自2019年開發至今,歷經漁業衝突、滑樁、環評違規、財務危機等風波,如今終於完工。 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允...
2025-02-27 10:23
根據能源署最新統計,2024年國內用電量2833.5億度,為史上最高,其中工業部門用電最多。但發電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度突破一成,燃氣火力發電也首度高於燃煤發電,核能發電僅存4%。 再生能源全年發電占比首度突...
2025-02-25 14:57
經歷一年多的研商,內政部於上週五(21日)預告「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標準」草案,明訂新建、增建或改建的建物建築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約300坪)以上,應每20平方公尺設置1瓩太陽光電。多個民間團體指出,新建案多小於1000平方公尺,...
2025-02-19 10:26
台灣將在今年關閉最後一座核反應爐,核三機組已達40年使用年限,但社會對於核能存續仍沒有共識。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提出核能占比30%,在野黨也高舉核電延役修法,盼用核電滿足低碳電力需求。 國際知名核能研究學者M.V. ...
2025-02-13 10:56
今年5月核三將停機,但在野黨揚言新會期優先修正核電延役法規,趕在核三廠停機之前提供解套。長期投入反核運動的台灣環境保護聯盟11日舉辦交流會,強調將堅定「非核家園」立場,反對核電延役。 位於恆春的核三廠將在今年5月停機,對於核電...
2025-02-13 10:37
我國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卻衍生海域空間衝突。英國在台辦事處與英國碳信託(Carbon Trust)顧問公司11日發布「台灣離岸風電公眾參與框架」報告指出,台灣離岸風場的公眾參與、社會溝通不足,建議加強辨識利害關係人,展開完整溝通。出席聽取報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