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竣 | 環境資訊中心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

文章列表

2024-12-25 17:06
製圖:劉紀岑/環境資訊中心 編按:2024年,氣候危機依舊不斷敲響警鐘——頻繁的自然災害接踵而至、極端高溫屢屢創下新紀錄,2024年極有可能再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重重挑戰下,全球各界如何積極回應?我們周遭的環境又發生了哪些...
2024-12-25 10:45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23日發表「鯨豚保護守則」並舉辦簽署儀式,為國內首個離岸風電船隻的鯨豚保護對策,供離岸風電運維船隻參考,避免在航行過程中傷害到鯨豚。包含彰芳西島風場、中能風場、允能風場等均簽署,自願遵守此守則。 西部海域是漁場、鯨...
2024-12-25 09:57
氣候訴訟正快速增加。根據聯合國環境署《全球氣候訴訟報告2023》,2017年到2023年全球氣候訴訟案件數突破2000件,成長近2.5倍。報告分析,案件多圍繞在「人權」及「享有健康環境權利」的相關法規上。 上月20日,國家人權委員會主...
2024-12-23 15:48
經濟部日前公布明年度躉購費率草案,並於18日舉辦聽證會。明年多數能源類別費率均未調整,唯獨光電費率調降2~5%;此外,能源署新增了100瓩以下水力發電級距費率,以鼓勵微型水力發電。其餘再生能源如風電、生質能、廢棄物、地熱以及海洋能,均維持前...
2024-12-20 16:21
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加入「RE100」倡議,必須在2050年前全面使用綠電,但RE100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台灣綠電市場中的供給量遠不及RE100會員的需求量。原因出自綠電成本過高、躉購價格過高,導致競爭力不足,呼籲政府取消躉購與國產化規則,重...
2024-12-13 18:43
國內氫能發展再添一塊拼圖。台達電子昨(12)日啟用「淨零科學實驗室」,與台電、中鋼、中油及國內供應鏈合作,組成「氫能國家隊」,進行不同材料應用在製氫、氫能發電等技術的實驗,讓國內廠商也能具備氫能相關生產技術。台達表示,使用的固態氧化物電池堆...
2024-12-09 10:28
共和黨籍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明(2025)年1月20日正式就職。向來不重視氣候危機的川普,不僅在前一個任期退出巴黎協定,在競選期間也喊出「鑽吧,寶貝(Drill, Baby)」支持開採更多化石燃料,讓全球氣候行動籠罩在不確定性中。台灣氣候...
2024-12-05 18:05
經濟部今(5)日推出家戶屋頂光電獎勵計畫,屋頂面積在1000平方公尺以下的建物建置太陽光電,每瓩可享3000元獎勵。目前也在研擬草案,要求1000平方公尺以上新建物強制裝設光電。環保團體認為,屋頂光電最大的阻礙是社會溝通成本,政府應該將資源...
2024-12-04 10:10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11月底落幕,通過新的氣候金融目標,每年由已開發國家捐助3000億美元給開發中國家。國內學者上週舉辦座談會解析後續發展,學者認為,氣候金融的關鍵在於完整的監管機制,已開發國家才願意捐錢,但該機制恐怕要到下...
2024-11-20 17:34
最新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今(20)日在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9)上公布。台灣的評比名次較去年上升一名,在63個國家與歐盟之中排名第60名。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