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魩仔魚」到底該不該吃?鯖魚和鬼頭刀可以天天吃嗎?突破過往限制、首度納入國內第一手漁獲量資料的第五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昨(22)日由台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下稱「海漁基金會」)與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共同發布。
新版指南調升5種魚種燈號評級、新增8種沿近海大宗或常見漁獲,以期更加貼近台灣海洋資源現況。長期具爭議性的「魩仔魚」也首次入列,評為黃燈(斟酌食用)。
新版《海鮮指南》新增8魚種、調升5魚種燈號 魩仔魚首次入列
新版《海鮮指南》調升5種魚種燈號評級、新增8種新魚種,總計囊括94種海鮮種類。在調升的部分,由於特定魚種的族群數量有回升的趨勢,例如:鬼頭刀和台灣鯖魚從原本「斟酌食用」(黃燈)調升為「建議食用」(綠燈);蝦蛄、鰻魚、烏賊則由從「避免食用」(紅燈)調升為「斟酌食用」(黃燈)。
新增魚種的部分,則加入了8種沿近海大宗或常見漁獲——東方齒鰆、皮刀、紅魽、養殖白蝦列為綠燈;魩仔魚、黑喉、紅鋤齒鯛、石喬列為黃燈。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具爭議性的「魩仔魚」也首次入列最新版本的《海鮮指南》。
海漁基金會執行長林愛龍解釋,根據「20大漁獲排行榜」,魩仔魚在2020年居排行榜第14名,近幾年產量維持在中高檔。從2010年開始,漁業署也已實施魩鱙漁業管理、禁漁區和禁漁期等相關規範;但仍考量其採取拖網漁法,也有混獲其他物種幼魚的高風險,此外,魩仔魚也是生態系中高階魚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因此受評為「酌量食用」(黃燈)。
謹慎消費 專家:優先選購綠燈魚種 黃燈海鮮過節偶爾吃
參與指南編定的中研院榮譽研究員邵廣昭表示,生物是再生性的資源,本來就可以妥善利用,「但問題是台灣人什麼海鮮都吃,從最大的魚吃到最小的魚,連仔稚魚及魚卵也不放過。」
眼見全球漁業資源已經枯竭,他投入永續海鮮的倡議,在2011年推出第一版《海鮮指南》,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海鮮時,可以從現存資源量、族群恢復力、漁法、產地等項目加以考量。
邵廣昭說明,綠燈是可以天天享用的海鮮,無論是野撈或養殖海鮮,應優先選購指南中的綠燈物種,民眾可將選購海鮮配比訂定80%以上為綠燈;黃燈的海鮮逢年過節偶爾可以吃、謹慎消費。
因為過去無法取得漁獲量資料,使得《海鮮指南》一直有科學數據的缺口,也使得台灣的《海鮮指南》無法登上國際海鮮指南之列。此次更新,邵廣昭慶幸能借重海漁基金會的港口漁船卸魚調查數據,終於打破以往僅能根據海洋生態與漁業生物學的限制。
新版指南納入碳足跡 本土鯖魚選擇更永續
前些年曾因為魚體過小而引發過漁爭議的鯖魚,從2013年「鯖鰺漁業管理辦法」實施後,近幾年科學追蹤顯示鯖魚體型逐漸恢復,漁獲量亦維持高檔。
林愛龍表示,台灣人常吃的鯖魚大多來自挪威或冰島,事實上,台灣的花腹鯖和白腹鯖產量位居「20大漁獲排行榜」第一名,大多台灣出產的鯖魚卻都被拿去做餌料或罐頭,「實在非常可惜」;比起繞過大半地球來到台灣的挪威鯖魚,吃在地出產的鯖魚應是一個更為永續的選擇。
新版《海鮮指南》納入碳足跡的概念,區分在地生產與進口產品。進口的牡蠣、鮑魚、扇貝、龍蝦、鯖魚及白帶魚都從綠燈降為黃燈。
更貼近台灣海洋資源現況 在地數據成最後一塊拼圖
新版指南首度納入全台60處重要漁港、長達8年的第一手港口漁獲科學調查數據,海漁基金會功不可沒。
林愛龍表示,漁獲會受到人類活動、棲地破壞或復原、氣候變遷等因素影響;而過去漁獲數據主要保留在漁業署,海漁基金會因承接漁業署的計畫案,因此有機會將2013年以來、超過300種海鮮的第一手港口漁獲調查資料,整理出「20大漁獲排行榜」與「第四版野撈魚類產量趨勢圖」。
加入上述的漁獲調查數據,海漁基金會與邵廣昭等多位海洋專家合作,依據物種生殖特性及生態位階、撈捕漁法(是否破壞環境生態)、漁獲量(是否逐年下滑)、進出口的碳足跡(是否偏高)等指標,綜合審視海洋物種的評級,使新版《海鮮指南》的內容能夠更加貼近台灣海洋資源現況。
「鮭魚之亂」無所適從? 《海鮮指南》是你的好幫手
林愛龍表示,自己從2011年便開始協助推廣《海鮮指南》,時有學校老師、民眾、商場採購人員前來洽詢,例如:賣場是否應該停售某些紅燈海鮮,也有網友在「鮭魚之亂」時詢問鮭魚該不該吃,他認為,《海鮮指南》堪稱是台灣最具實用性與指標性的永續海鮮手冊。
長年積極在校園中推動海洋教育的新北市鼻頭國小校長陳玉芳表示,該校位於東海和太平洋的交界處,海域有豐富的魚貨,有超過五分之一的學童家長是漁夫或經營海產店生意。
「《海鮮指南》圖案和說明都淺顯易懂,是很好的食魚教育資源之外,學校午餐秘書也會參考綠燈魚種,列入午餐的菜單,也盡可能吃當地漁港捕獲的當季魚種。」不但能讓孩子認識魚,也期待他們未來能成為永續海洋的守護者。
參考資料
- 第五版《台灣海鮮選擇指南》線上手冊:https://bit.ly/3aAXYSe